聖羅勒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èng luó lè

2 拼音名

Shènɡ Luó Lè

3 別名

羅勒九層塔

4 來源

藥材基源:爲脣形科植物聖羅勒的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cimum sanctum L.

採收和儲藏:夏季採收,曬乾

5 形態

聖羅勒,半灌木,高可達1m。莖直立,基部木質化,被平展的疏柔毛。葉對生,葉柄長1-2.5cm,被平展疏柔毛;葉片長圓形,長2.5-5.5cm,寬1-3cm,先端鈍,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淺波狀鋸齒,兩面被微柔毛及腺點。輪傘花序通常具6朵花,組成有間隔的總狀花序,長6-8cm,頂生和腋生,被平展疏柔毛;苞片心形,先端驟然短漸尖,基部淺心形,外面被微柔毛;花萼鐘形,長2.5mm,外面被柔毛及腺點,萼齒5,上脣3齒,中齒最大,扁寬卵圓形,先端驟然勻尖,邊緣稍下延,側齒寬三角形,先端微刺尖,下脣2齒,披針形,先端刺尖,果時花萼增大,長達6mm;花冠白或粉紅色,長約3mm,脣片外面略被微柔毛,上脣寬大,4裂,下脣長圓形;雄蕊4,二強,伸出花冠年;子房4裂,花柱超出雄蕊,柱頭2裂;花盤具4齒。小堅果卵圓形,褐色,有具腺穴陷,基部有小白色果臍。花期2-6月,果期3-8月。

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乾燥沙質草地上。

資源分佈分佈於臺灣、海南。

7 化學成份

葉含胡蘿蔔素(β-carotene),甾體(sterol),脂肪酸(fatty acid)和精油,其中主要含丁香油酚(eugenol),甲基丁香油酚,丁香烯(caryohphyyene),熊果酸(ursolic acid)。

果汁中含-4-羥基-7,8-二氫-β-紫羅蘭醇(4-hydroxy-7,8-dihydro-β-ionol)。

8 藥理作用

葉子中分離得到的熊果酸以1mg/ml、10mg/ml、100mg/ml劑量預先給經,對化合物48-80誘導的腸繫膜巨噬細胞脫顆粒有濃度依賴性抑制作用,對腹腔巨噬細胞組釋放也有同樣的抑制作用。因此,該經合物可能有抗過敏作用。不同部位得到的精油在6種真菌和4種細菌的試驗中表面出較強的抗菌、抗真菌活性。其中丁香油酚和甲基丁香油酚抗微生物作用較強。

9 功能主治

止痛;平喘。主頭痛哮喘

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研末。

11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