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黃芩湯

清熱燥溼 中醫學 方劑學 和胃 緩急止痛 清熱除溼 方劑 中藥學 止瀉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áo yào huáng qín tāng

2 概述

芍藥黃芩湯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三首。

3 衛生寶鑑》卷十六方之芍藥黃芩湯

芍藥黃芩湯方劑名,出自《衛生寶鑑》卷十六方,即《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方記載的黃芩芍藥湯的別名[1]

3.1 別名

芍藥黃芩湯[2]

3.2 組成

黃芩芍藥各一兩,炙甘草五錢[2]

3.3 製法

上藥爲粗末[2]

3.4 用法用量

每服五錢,水煎[2]

3.5 功能主治

衛生寶鑑》卷十六方之芍藥黃芩湯功能清熱燥溼,和中止痢[2]。主治泄痢腹痛,或後重身熱,久而不愈,脈洪疾,及下利膿血稠黏[2]

3.6 運用

如痛甚,加桂少許[2]

4 證治準繩·類方》卷六引李東垣方之芍藥黃芩湯

4.1 處方

黃芩 芍藥各30克 甘草15克

4.2 製法

上藥爲粗末。

4.3 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類方》卷六引李東垣方之芍藥黃芩湯功在清熱燥溼,緩急止痛。主治泄痢腹痛裏急後重,下痢膿血,發熱脈洪。(痢疾

4.4 用法用量

每服30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溫服

4.5 運用

腹痛甚,加肉桂少許。

4.6 摘錄

證治準繩·類方》卷六引李東垣

5 《顧松園醫鏡》卷六方之芍藥黃芩湯

5.1 組成

白芍(炒)2-4錢,甘草1-3錢,黃芩1-3錢,黃連1-3錢,枳殼1-3錢,橘紅1-3錢,茯苓1-3錢。

5.2 功能主治

《顧松園醫鏡》卷六方之芍藥黃芩湯主治熱邪傳入太陰腹滿咽乾,吐而食不下,自利而腹痛

5.3 運用

便膿血,加地榆調服滑石末3-5錢;便膿血不止,佐以升麻(醋炒)3-7分、葛根錢許;若嘔吐者,加石蓮子去心,炒黃)、陳松蘿茶各3-5錢;腹滿嘔吐者,去甘草

5.4 各家論述

此方和解清熱爲主,佐以利氣除溼之藥。方中白芍安脾胃而和血脈,治腹痛止瀉利,黃連熱邪枳殼破結氣,橘紅滯氣茯苓益脾胃,止吐瀉。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76.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3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