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傳變

溫病辨證 中醫診斷學 中醫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ān jiāo chuán biàn

2 註解

三焦傳變三焦辨證病機,是指溫熱病在上中下三焦及其相關臟腑傳變。有“順傳”和“逆傳”兩種形式。從肺自上而下,傳人中焦,進而傳人下焦,即爲“順傳”。這一傳變,標誌着溫病由淺入深,由輕到重的傳變過程。若病邪從肺衛直人心包,則爲“逆傳”,表明邪熱亢盛,正氣內虛,病情危重[1]

三焦辨證溫病辨證方法之一。是清·吳鞠通根據前人經驗,按溫熱病傳變情況,自上而下劃分爲上焦中焦下焦三個階段,並作爲辨證施治的提綱。初期屬上焦肺、心包病變。手太陰肺病發熱惡寒頭痛、汗出而咳等。手厥陰心包病有神昏譫語,或舌謇肢厥舌質紅絳。高熱極期屬中焦脾、胃病變。足陽明胃經發熱惡寒、汗出口渴、脈大。足太陰脾病發熱不揚、體痛且重、胸悶嘔惡、苔膩脈緩等。末期下焦肝、腎病變。足少陰腎病有身面赤手足心熱心煩不寐脣裂舌燥。足厥陰肝病熱深厥深、心中儋儋大動、手足蠕動抽搐[1]

順傳傷寒病證發展的一般規律。如從太陽經傳人陽明經或少陽經,由表入裏,或由陽經傳人陰經[2]

逆傳順傳相對而言。病證不按一般規律發展。如溫熱病衛分證迅即發展至心包證候[3]。《溫熱論》:“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7.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64.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2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