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辨證

鍼灸學 中醫學 中醫辨證 溫病辨證 中醫辨證方法 中醫診斷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ān jiāo biàn zhèng

2 英文參考

analyse and differentiate diseases according to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riple warmer[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iple energize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ifferentiation of tri-Jiao[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anjiao theor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三焦辨證溫病辨證方法之一[1]。是以三焦所屬部位,將外感溫熱病,尤其是溼溫病的病理變化歸納爲上、中、下三焦證候,用以闡明其病變先後、病位深淺、邪正盛衰傳變規律的辨證方法[2]。出自清代醫家吳鞠通撰寫的《溫病條辨[2]三焦辨證吳鞠通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的基礎上,結合溫病傳變規律的特點總結出來的一種溫熱病辨證方法,尤其適用於對溫熱病辨證[3]。着重闡述三焦所屬臟腑溫病過程中的病理變化、證候特點和傳變規律[3]

三焦辨證根據前人經驗,按溫熱病傳變情況,劃分爲上焦中焦下焦三個階段,作爲辨證施治的提綱[3]。初期屬上焦肺、心包病變。手太陰肺病發熱惡寒頭痛、汗出而咳等證[3]手厥陰心包病有神昏譫語,或舌謇肢厥舌質紅絳等證[3]高熱極期屬中焦脾、胃病[3]足陽明胃經發熱惡寒、汗出口渴、脈大等證[3]足太陰脾病發熱不揚、體痛且重、胸悶嘔惡、苔膩脈緩等證[3]末期下焦肝、腎病[3]足少陰腎病有身面赤手足心熱心煩不寐脣裂舌燥等證[3]足厥陰肝病熱深厥深、心中憺憺手足蠕動抽搐等證[3]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7.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