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蔘半夏丸

祛痰鎮咳藥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én shēn bàn xià wán

2 英文參考

Ginseng-Pinelliae Bolu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人蔘半夏丸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六首。

4 雞峯普濟方》卷十一方之人蔘半夏丸

4.1 組成

半夏厚朴丁香各四兩,陳皮人蔘細辛各二兩[1]

4.2 主治

治小兒肺胃受冷,咳嗽氣急,胸膈痞滿喉中呀呷,嘔吐痰涎,乳食不下[1]

4.3 用法用量

三歲兒每服二十丸,量兒大小加減,食後薑湯送下[1]

食後服20丸,生薑湯送下。

4.4 製備方法

上爲末,薑汁打糊爲丸,麻子大[1]

4.5 附註

原書卷二十四無陳皮。服法中有三歲兒每服十丸,量兒大小加減。

5 衛生寶鑑》卷十二方之人蔘半夏丸

5.1 組成

人蔘茯苓(去皮)、天南星薄荷各半兩,寒水石白礬半夏、姜屑各一兩,蛤粉二兩,藿香二錢半[1]

5.2 功效主治

功能化痰墜涎,止嗽定喘。治痰逆嘔吐痰厥頭痛,或風氣正頭痛,或風壅頭目昏,或耳鳴鼻塞咽乾胸膈不利[1]

5.3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丸,食後薑湯或溫水送下,日三次[1]

5.4 製備方法

上爲末,水面糊爲丸,如梧桐子[1]

6 眼科臨癥筆記》方之人蔘半夏丸

6.1 組成

膽星1兩,人蔘1兩,半夏1兩,茯苓1兩,鬱金5錢,薄荷5錢,生石膏1兩,白礬4錢,陳皮3錢,藿香3錢。

6.2 主治

脾胃虛弱中氣不足,痰氣結胸,壅塞經絡,以致輕清之正氣不能上達於目,二目直視不動,眼皮稍能開合,目視忽明忽暗無定。

6.3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白水送下。先將迎香上星略刺,再用蘇合丸吹鼻,如小兒患此症,內服小兒回春丹,待項部不直,二目稍動時,再刺風池,後頂,常服人蔘半夏丸即可。

6.4 製備方法

水爲丸。

7 宣明論方》卷九方之人蔘半夏丸

7.1 組成

白礬半兩,天南星半兩,半夏半兩,甘草2錢半(炙),人蔘2錢,赤小豆49粒,杏仁49粒,豬牙皁角1錢。

7.2 主治

一切痰飲,喘嗽不已。

7.3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臨臥用炒蘿蔔子湯送下。

7.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用多年小米1升(1本作秫米3升、醋1升),熬粥爲丸,如梧桐子大。

8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一方之人蔘半夏丸

8.1 組成

人蔘半夏、南星、茯苓薄荷、明礬、蛤粉、藿香寒水石

8.2 主治

婦人肥白,痰閉子宮月水準信,其腹不痛,不受胎者。

9 《博濟》卷三方之人蔘半夏丸

9.1 組成

半夏1兩(生薑4兩取汁,先以湯洗半夏7遍,浸3日後,於日內煎幹,切作片子,焙乾用),北礬1兩(研),人蔘1兩,赤茯苓(去皮)1兩,天南星半兩(生用)。

9.2 功效

墜痰化涎,和脾胃。

9.3 主治

痰飲

9.4 用法用量

每日空心、夜臥服15丸,用淡生薑湯送下;開胃生薑大棗湯送下;風涎,皁角1寸,生薑3片,蘿蔔3片,同煎湯送下。

9.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以蒸餅水浸過,卻用紙裹煨熟爲丸,如綠豆大。

9.6 附註

方中赤茯苓用量原缺,據《醫方類聚》引《壽親養老》補。

10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