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鬱怔忡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ì yù zhēng chōng

2 註解

氣鬱怔忡爲病證名[1]。《不居集》卷二十二論氣鬱怔忡:“失意之人,懷抱抑鬱,氣生痰涎,涎與氣搏,心神不寧,脈必沉結,或弦者是也。”治宜疏肝和營,解鬱化痰[1]。用消遙飲、益營湯、溫膽湯等方[1]

參見怔忡怔忡爲病名[2]。指心悸之重症,又名心忪忪悸[2]。《素問玄機原病式》:“心胸躁動,謂之怔忡。”《醫碥》卷四:“悸即怔忡。悸者,心築築惕惕然動而不安,俗名心跳。”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2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10.

治療氣鬱怔忡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