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煮硃砂丹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ì zhǔ zhū shā dān

2 普濟方》卷二六五《家藏經驗方》

2.1 方名

蜜煮硃砂丹

2.2 組成

辰砂10兩(去夾石者),蜜10斤,人蔘1兩,白茯苓1兩,白朮1兩,附子1兩,川椒1兩,仙靈脾1兩,龍膽草1兩,白芍藥1兩,熟地黃1兩,黃耆1兩,肉蓯蓉1兩,遠志1兩,巴戟1兩,破故紙1兩,石斛1兩,菟絲子1兩,益智1兩,五味子1兩,柏子仁1兩,黃菊花1兩,覆盆子1兩,麥門冬1兩,枸杞子1兩。

2.3 主治

定心志,輕身體,明目

2.4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空心煎人蔘棗湯送下。

2.5 製備方法

上銼細,各取一半於瓶內盛,以絹袋子盛好塊砂10兩,以麻線懸於瓶口竹片子上,注河水半瓶,重湯煮過三晝夜,取出候幹,再入蜜10斤,並前件一半餘藥,傾於蜜內攪勻,復入砂子袋子內,依前懸掛,河水煮15晝夜,取出焙乾,研過令細,以糯米糉子尖角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