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紅斑

皮膚性病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ěng hóng bān

2 英文參考

cold erythema

4 疾病概述

本病爲一種罕見的對冷有先天性異常反應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膚和胃腸道。Shelley和Caro於1962年報告一例5歲男孩患有本病。

5 症狀體徵

嬰兒時期開始,當接觸冷物體如冰以後,局部皮膚迅速發生嚴重疼痛和出現大片紅斑,但無風團,紅斑中央並有出汗。當攝食冷的食物或液體後,則發生嘔吐。具有嚴重而難治的慢性便祕,也是本病的一個特徵。

紅斑持續15~60分鐘,消退緩慢。解大便外傷可促使疼痛和紅斑的發作。如接觸冰塊或身體大面積受冷後,可有全身性肌痙攣和虛脫

實驗室檢查皮膚接觸25℃水的試管30秒後,局部產生短暫的紅斑;接觸20℃水試管,局部產生紅斑和疼痛。前臂置0.5cm直徑的冰塊,5秒鐘後產生直徑8cm的紅斑。被動轉移試驗陰性。皮內注射組胺和緩激肽反應均正常,而皮內注射0.2μg 5-羥色胺或取患者血液經冷孵育後所分離血漿0.02mL,均產生明顯的紅斑(直徑4cm),而無風團。血冷球蛋白、冷凝集素、冷溶血素均陰性皮膚活檢正常。

6 疾病病因

冷紅斑可能由於遺傳生化缺陷引起。

7 病理生理

病機理不完全清楚。Shelley等提出系血小板粘合5-羥色胺先天性缺陷,當接觸冷時,引起5-羥色胺的釋放,從而產生臨牀症狀。支持這一理論的事實爲,患者全血在4℃經1.5h後形成了一種“致紅斑因子”;若將無血小板血漿冷藏後,則血漿中未形成這種因子。

8 治療方案

抗5-羥色胺藥如氯苯那敏氯丙嗪阿司匹林賽庚啶患者接觸冷物體後的疼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9 預後及預防

最重要的是預防,應避免接觸冷物體或進食冷的食物和飲料禁忌淋陣雨或游泳,患者最好遷移至溫暖的氣候環境生活。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