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前肌外置術

手術 足部肌腱轉位術 痙攣性癱瘓手術 骨科手術 痙攣性足下垂的手術治療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ìng qián jī wài zhì shù

2 英文參考

leteral transfer of tibialis of anterior

3 手術名稱

脛前肌外置術

5 分類

骨科/痙攣性癱瘓手術/痙攣性足下垂的手術治療/足部肌腱轉位術

6 ICD編碼

83.7602

7 概述

脛前肌外置術主要用於沒有骨質結構改變的足內翻或外翻畸形的病人。本病的主要原因是內外翻肌力失去平衡,如外翻肌力增強內翻肌力減弱時,可將腓骨長肌向足背內側轉位,如外翻肌力減弱或全癱時可產生內翻畸形,可將脛前肌外移以矯正內翻畸形

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24.1.4.2-1)。

8 適應

脛前肌外置術適用於肌力失衡性馬蹄內翻足,脛前肌肌力在4級以上者。

9 禁忌症

脛前肌肌力在3級以下,或有骨質結構畸形者。

10 手術步驟

1.切口  第1切口內踝尖到第1蹠跗關節間,做與足底平行3~5cm長的縱切口,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顯露脛前肌附麗點,將其緊靠骨膜切斷。

2.第2切口小腿下1/3前側中間,沿脛骨嵴外側縱行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長6~7cm,切開脛前肌腱鞘,用血管鉗將其挑起,從第1切口拉入第2切口內。

3.肌腱轉移固定  於足背前外側做第3切口,從足背中線稍偏外側,做一縱行切口,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3~5cm,牽開趾伸肌腱直達骨面。將第3蹠骨或楔骨用手搖鑽鑽一骨洞,將脛前肌肌腱末端用鋼絲編織縫合通過此洞拉出皮膚,並固定在鈕釦上(圖3.24.1.4.2-2)。

4.縫合切口  放鬆止血帶,徹底止血,等滲鹽水沖洗傷口,依次縫合各切口

11 術後處理

石膏保持矯正的位置4~6周,拆石膏後拔除固定鋼絲,加強足部功能鍛鍊。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