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尿道狹窄合併尿道直腸瘻的手術治療

男性尿道手術 手術 尿道狹窄的手術治療 醫療技術名 泌尿外科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òu niào dào xiá zhǎi hé bìng niào dào zhí cháng lòu de shǒu shù zhì liáo

2 英文參考

operative treatment of the posterior urethral stricture complicated with urethrorectal fistula

4 別名

尿道狹窄併發尿道直腸瘻的手術治療

5 分類

泌尿外科/男性尿道手術/尿道狹窄的手術治療

6 ICD編碼

58.3904

7 概述

男性尿道狹窄是泌尿外科常見病,按其病因可分爲先天性、炎症性和外傷性3類。先天尿道狹窄較少見,如先天尿道外口狹窄、尿道瓣膜、精阜肥大、尿道管腔縮窄等。炎症尿道狹窄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尿道感染所致。特異性感染中,以淋病尿道狹窄較常見;非特異性感染中,因反覆包皮陰莖頭炎症所致的尿道外口及陰莖尿道狹窄常見,因留置導尿管不當所致的炎症尿道狹窄已引起廣泛重視,這類狹窄多見於海綿體部尿道,範圍較廣;外傷尿道狹窄(traumatic urethral stricture)是最常見的後天性尿道狹窄,狹窄部位依損傷部位而定,會陰跨騎傷所致者多在球部尿道骨盆骨折所致者,位於膜部或前列腺尖端尿道,一般狹窄段不長,但瘢痕較堅硬(圖7.6.2.7-0-1~7.6.2.7-0-3)。

嚴重的尿道狹窄可致上尿路積水和腎功能損害,在尿道狹窄部的近端及周圍組織中常有炎症存在,有些病例可併發尿道周圍炎、尿道周圍膿腫,甚至向陰囊會陰部穿破,形成經久不愈的尿道瘻,亦常併發尿路及生殖感染,有的病例還帶有恥骨膀胱造口,應根據具體情況做好術前準備工作。

狹窄較輕、瘢痕不重者,可望通過尿道擴張術治癒。如尿道擴張術失敗或療效不佳,應選擇其他手術治療方法。腔內手術治療尿道狹窄具有肯定的療效,現已廣泛應用於臨牀,具有創傷小、出血少、術後併發症少等優點,應作爲治療尿道狹窄的首選方法。但它需要特殊器械,對於複雜性尿道狹窄特別是狹窄段過長者,開放性手術治療仍爲主要手段。故腔內治療尚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手術療法

8 適應

後尿道狹窄合併尿道直腸瘻的手術治療適用於:

凡後尿道狹窄併發尿道直腸瘻者,需在處理尿道狹窄時,同時將瘻管切除,修補直腸瘻口。

9 術前準備

1.瘻口較大或有感染者,應先期行恥骨膀胱造口及結腸造口,待炎症完全消退3~6個月後,再行手術。

2.術前常規準備腸道

3.術前清潔灌腸,灌腸完畢後,直腸內保留0.1%新黴素液50~100ml。

11 手術步驟

1.切除瘢痕及瘻道  切口及遊離後尿道狹窄方法經腹會陰後尿道吻合術同。分離至瘻道時,於後尿道直腸之間將瘻道切斷,在狹窄的尿道完全遊離後,將其和瘻道一併切除(圖7.6.2.7-1)。

2.吻合尿道,修補直腸  徹底切除瘢痕後,行尿道對端吻合。將直腸瘻口周圍的瘢痕組織切除,直腸創面先用2-0可吸收線間斷內翻縫合,再用1-0絲線間斷縫合肌層,然後關閉切口,放置引流(圖7.6.2.7-2)。

12 中注意要點

1.瘢痕切除必須徹底。因已行結腸造口和充分的腸道準備,直腸呈空虛狀態,術後仍保留結腸造口,故不必再慮及直腸瘻口瘢痕切除後的修補與感染,關鍵是徹底切除直腸瘻口周圍的瘢痕組織,使其創面新鮮,血循良好,修補後無張力,方能保證其癒合。

2.尿道吻合口與直腸修補處之間,應墊以軟組織,使其隔開,不留死腔。若瘢痕切除後局部無法用自身軟組織充填,可用凡士林紗布填入其間,部分縫合會陰切口,既有利於局部引流通暢,又能促進局部肉芽生長凡士林紗布定時更換。

13 術後處理

結腸手術和尿道手術後進行術後處理,2周內避免灌腸。待排尿通暢後,先關閉膀胱造口,再關閉結腸造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