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宋 王懷隱;陳昭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咳嗽論

咳嗽者。由肺感於寒。而成咳嗽也。肺主氣。合於皮毛。邪之初傷。先客於皮毛。故肺先感於有音乘春嗽之狀。嗽則右脅下痛。陰陰引於背膊。甚則不可動。動則嗽。冬則腎受之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嗽而唾。此五臟之嗽也。五臟嗽久不已。則傳與六腑。受之。胃嗽之狀。嗽而嘔。甚則長蟲出。肝嗽不已則膽受之。膽嗽之狀。嗽即嗽不已大腸受之。大腸嗽之狀。嗽而大腸利也。心嗽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嗽氣。氣與嗽俱出。腎嗽不已膀胱受之。膀胱嗽之狀。嗽而遺溺久嗽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嗽之狀。嗽而腹滿。不欲食飲。此皆寒氣聚於胃。開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又有十種嗽。一曰風嗽。因語便嗽。語不得終。是也。二曰寒嗽。因飲冷食從肺脈上氣內外合。因之而嗽。是也。三曰支四曰肝嗽。嗽而引脅下痛。是也。五曰心嗽。涎出。續續不止。引於腹胃。是也。七曰肺嗽。嗽耳聾無所聞。引腰臍中。是也。九曰膽嗽。嗽而引血。是也。診其右手寸口脈浮。則爲陽。陽實者。病引小腹也。咳嗽脈浮大者生。沉小伏慝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