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宋 王懷隱;陳昭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論服餌

夫藥有君臣。人有虛實服餌之法。輕重不同。少長殊途。強羸各異。或宜補宜瀉。或可湯者。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凡藥勢與食氣不欲相逢。食氣消即進藥。藥氣散即進食。如此消息。即得五臟安和。非但藥性之多方。其節適早晚。復須調理。今所云先食後食。蓋此義也。凡服湯。欲得稍熱服之則易消。下若冷相去。如步行十里久再服。若太促者。前湯未消。後湯來衝。必當吐逆。仍問病者腹中藥消散否。乃更進服。凡服丸藥。補者。皆如梧桐子大。以二十丸爲始。從一服漸加至四十丸爲限。過多亦損人。餌名藥獲益甚少也。凡服浸酒藥。欲得使酒氣相接。無得斷絕斷絕則不得藥力。多少皆隨性飲之。以知爲度。不可令大醉至吐。大損人也。凡服藥治病。先起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爲度。今藥中單行一兩種有二味服豈同附子芫花之輩耶。則凡此之類。皆須量用也。凡餌湯藥。其粥食肉菜。皆須大熟。熟則易消。與藥相宜。若生則難消。復損藥力。仍須少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