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斷端加壓外固定與骨延長術

手術 脛骨骨幹缺損的手術 骨缺損的手術治療 骨折不癒合、骨缺損及骨折畸形癒合手術 長骨骨幹缺損的手術治療 骨科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ǔ duàn duān jiā yā wài gù dìng yǔ gǔ yán zhǎng shù

2 英文參考

compression fixation and lonthening of bone fragment

4 分類

骨科/骨折不癒合、骨缺損及骨折畸形癒合手術/骨缺損的手術治療/長骨骨幹缺損的手術治療/脛骨骨幹缺損的手術

5 ICD編碼

78.3701

6 概述

長骨骨幹缺損的手術治療有多種方法,雖以植骨術爲主,但由於病人年齡、局部軟組織條件、骨缺損大小及所在肢體的節段不同等情況,而必須加以某種形式的改變,同時須遵循骨折不癒合治療中的力學原則。

脛骨股骨缺損未超過2cm,肱骨缺損或尺、橈二骨同時有缺損而未超過3cm者,常不爭取重建其原長度,可將兩骨斷端直接對合和固定。在上肢可選用加壓鋼板內固定,股骨以髓內針固定較理想,而脛骨用骨外固定、加壓鋼板或髓內針均可達到牢固的固定,同時在骨折端及其鄰近處植入松質骨。如骨質疏鬆顯著,爲增強螺釘的固定作用,則應使用皮質骨植骨,用長方形皮質骨塊做單側橋式植骨(bridging bone graft),或雙側橋式外置植骨術,並在缺損處植入松質骨(圖3.7.2.1.1.2-0-1)。

脛骨幹骨缺損多因開放性骨折原始損傷嚴重和早期處理不當所致。由於常存在大量瘢痕組織和潛在感染,手術治療多較困難。修復骨缺損的方法較多,手術醫師鬚根據設備、技術條件和個人的經驗進行適當選擇。

脛骨骨幹缺損的軟組織瘢痕大多和骨缺損部位一致,而上、下段的皮膚一般仍保持正常。因此,青少年的骨幹缺損常有選用本療法的適應證。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7.2.1.1.2-1,3.7.2.1.1.2-2)。

7 術前準備

根據對患者小腿周徑測量,選擇大小適合的半環槽式外固定器,並準備直徑爲2~2.5mm骨圓針

8 麻醉體位

腰麻或硬脊膜外麻醉。仰臥。用軟枕墊高患側小腿

9 手術步驟

9.1 1.骨缺損斷端間加壓外固定

避開瘢痕皮膚切開顯露骨斷端,切除妨礙骨端對合的斷端間瘢痕纖維組織,適當修整斷端使其能接受軸向加壓固定。爲保證脛骨斷端緊密接觸固定,如腓骨已癒合,則應先將其斜行截斷。脛骨上、下骨折段各經皮交叉穿放直徑爲2~2.5mm的鋼針,加壓將骨斷端牢固固定。

9.2 2.下肢延長

根據軟組織瘢痕部位和骨骺能否牽開,選擇無瘢痕組織的骨端做骨骺牽伸或幹骺端截骨延長。兒童脛骨大段缺損者,用骨骺牽伸延長重建傷肢長度;成人則用幹骺端截骨延長矯正傷肢短縮畸形(圖3.7.2.1.1.2-3)。

延長方法骨骺牽伸下肢延長術和幹骺端截骨延長術。無軟組織瘢痕的骨延長部位,包括緊鄰的骨幹段在內,如其長度超過10cm,則可做較大幅度的延長,延長區新骨形成速度和新骨質量均優於遊離植骨術。

10 術後處理

注意病人的營養補充,抗生素治療,定期攝X線檢查骨癒合情況和早期進行功能鍛鍊。要及時發現和處理術後併發症。

11 併發症

1.傷口感染  對曾有過化膿感染者,術後應給予足夠量的有效的廣譜抗生素治療。如術後4~5d體溫仍未降至正常時,要特別警惕併發感染的可能性。手術區有明顯腫痛,傷口仍繼續有滲出物,應及時送手術室檢查傷口,必要時拆除1~2根縫線以利積液外流,並做細菌塗片培養,根據抗生素敏感試驗調整抗生素。如傷口已明顯感染。則宜用抗生素生理溶液閉合沖洗和負壓引流。內固定不再能將骨折牢固固定時,可在病竈區外經皮穿針做骨外固定。松質骨抗感染能力較強,一般無需取出。

2.再骨折  未使用內固定者,骨折尚未完全癒合時停用外固定和不恰當的負重活動可導致再骨折。長段骨移植後骨的強度恢復需時較長,爲防止發生骨折而常須用支具保護。再骨折的骨癒合速度較慢,有時骨量也不夠,多需要再植骨以促進其癒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