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部活組織檢查術

化驗及醫學檢查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í yān bù huó zǔ zhī jiǎn chá shù

2 註解

鼻咽部活組織檢查術

鼻咽部活組織檢查確認鼻咽病變特別是鼻咽惡性腫瘤常用的方法,由於我國是鼻咽癌高發地區之一,因此,臨牀工作中必須熟悉鼻咽部的解剖鼻咽鏡的檢查,掌握鼻咽活檢方法

目前使用的方法有兩種:即經口腔途徑鼻咽活檢術和經鼻腔途徑鼻咽活檢術。

3 手術圖解

圖1 鼻咽活檢

圖2 在鼻咽鏡窺視下,咬取活體組織

4 適應

臨牀擬診鼻咽病變,尤其是疑似鼻咽癌者均應作活組織檢查,惟對鼻咽部纖維血管瘤、顱底腫瘤,一般不宜活檢,以免產生嚴重的併發症。此外,黑色素瘤因臨牀易診斷,活檢擴散,故亦不作活檢

5 手術器械

鼻咽活檢鉗(圖1)、鼻咽鏡、軟齶拉鉤、壓舌板、窺鼻器、鼻鑷。切開粘膜取活檢時加長柄圓頭刀、扁桃體止血鉗、中隔剝離器、導尿管、鼻內鏡及活檢鉗。

6 術前準備

向病人說明噴表麻藥液的目的及噴藥後咽部不適的暫時性使病人解除顧慮,積極配合。

7 麻醉

採用1%丁卡因粘膜表面噴霧麻醉。先噴霧在咽後壁及軟齶,再將噴嘴朝上,經口咽後部噴霧至鼻咽部,10min後可行活檢

8 手術方法

1.經口腔途徑鼻咽活檢坐位。助手或病人自己的壓舌板將舌壓下,術者左手持間接鼻咽鏡,右手握鼻咽活檢鉗,窺清病變部位後,對準該處咬取組織(圖2)。若鼻咽腔狹小,暴露欠佳,可用軟齶拉鉤拉開軟齶,或導尿管自鼻腔放入咽部,將導尿管兩端分別自前鼻孔口腔拉出,收緊打結,代替軟齶拉鉤,使鼻咽腔變寬,有利暴露

2.經鼻腔途徑鼻咽活檢術 除咽部噴霧使鼻咽腔表麻外,鼻腔內亦需作表面麻醉然後鼻咽活檢鉗或鼻腔活檢鉗直接自患側前鼻孔伸向鼻咽部,對準腫瘤方向,咬取活檢。應用直接鼻咽鏡者也是通過鼻腔途徑以達鼻咽腔。遇鼻甲肥大或中隔偏曲妨礙活檢鉗或鏡管進入時,可酌情先用1%麻黃素液收斂鼻甲及粘膜後再進行。

9 注意事項

1.經口腔途徑鼻咽活檢術,因在鼻咽鏡明視下,較易看準咬準,活檢陽性率也較高,操作亦尚稱簡便,故常爲臨牀工作中的首選方法。惟在張口困難,不能按口腔法操作時,可用經鼻腔途徑活檢術,此法除非配合應用直接鼻咽鏡,否則難看清具體病變部位,鉗取時帶有一定盲目性,又易擦傷鼻粘膜,且患者接受此法也較口腔法顧慮大,因此,目前多不作爲常規檢查方法。遇此情況,最好採用在鼻內鏡下作活檢術。

2.無論採用經口腔或經鼻腔方法,鉗取組織均忌用暴力強拉,以免大塊撕破粘膜,損傷深層組織,甚至造成出血不止。

3.遇少數表面粘膜覆蓋的腫瘤,因病變在粘膜下深層組織,一般活檢,往往難得陽性結果,可設法切開粘膜,將鉗伸向粘膜下深層咬取。

4.對於曾行放療,鼻咽部充滿壞死組織或幹痂的病例,活檢前可用溫生理鹽水鼻咽沖洗法,或借鼻咽鉗儘量清除上述物質後再進行活檢

10 術後處理

鼻咽活檢除了誤將纖維血管瘤鉗取可產生嚴重大出血外,術後多僅有幾口微量出血,很快消失。少量出血鼻腔內滴1%麻黃素液,亦會逐漸停止,不必其他處理。個別出血較多,應妥善止血,密切觀察,出血持續不止,必要時亦可用後鼻孔紗球作鼻咽部堵塞。

鼻咽活檢陰性,臨牀認爲必要可再行活檢,甚至多次活檢,亦無妨礙。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