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睛病

中醫診斷學 中醫學 疾病 白睛病 中醫眼科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ái jīng bìng

2 英文參考

disease of white ey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disease of bulbar conjunctiv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disease in white of the ey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白睛病(disease in white of the eye)爲白睛部位眼病的統稱[1]

4 關於白睛

白睛爲眼的部位[2]。又名白眼白仁白珠白輪眼白[2]。包括今之球結膜與鞏膜[2]白睛目珠之外層,其表層透明而脆嫩,裏層色白而堅韌,有維護眼珠內部組織作用白睛前端與黑睛緊連,共組成眼珠外層[2]。彼此病變常牽累[2]

5 白睛病病因病機

白睛內應於肺,爲五輪中之氣輪,肺與大腸表裏,故白睛疾患常與肺或大腸有關[2]肺主氣,宜宣發肅降,而大腸主傳導,宜通暢。若肺失治節,則肺氣不能宣發,可致氣血滯澀,使白睛紅赤腫脹;如失於肅降而氣逆血升,則可爲白睛溢血。甚則肺氣閉鬱,使氣血瘀滯,症見白睛青紫,結節高隆等。又因肺合皮毛,主一身之表,外邪入侵,首先犯肺,使其宣發失職,亦可病發白睛。再則大腸結熱,便祕不通也可能波及肺經使其氣機不利,同樣會導致白睛病變。

6 白睛病的治療原則

白睛病治則,首當理肺,復其治節,使肺氣得以宣發肅降。如爲外感表證則宜疏解外邪,而大腸陽明結熱者宜瀉熱通腑散結。

氣輪疾患,屬常見多發的外障眼病。若遷延失治,每可侵及風輪,使眼病增劇。故白睛疾患應及早治療。

7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93.

治療白睛病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