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徵要》

明 李中梓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一)清熱退溫症高燒

味苦,性寒,無毒。入肺、腎二經。忌鐵器。肥白者佳。去毛,鹽酒炒透。清肺熱而消痰捐咳,瀉腎火而利水滑腸。肢體腫浮爲上劑,傷寒煩熱號神良。補寒水於不充,益五臟陰氣。瀉腎家有餘之火,是其本功,至夫清金治腫諸效,良由相火不炎,自當馴致也。

知母陰寒,不宜多服,近世理癆,尊爲上品,往往致泄瀉而斃,故腎虛陽痿脾虛

溏泄

不思食,不化食者,皆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