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傷寒

乙類傳染病 疾病 沙門菌感染 細菌性感染 傳染病 感染性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ù shāng hán

2 英文參考

paratyphoid fever

3 概述

副傷寒(paratyphoid fever)是由副傷寒桿菌所致的急性傳染病。其病原體有三種,副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各種副傷寒桿菌均有“O”和“H”抗原,在自然條件下,副傷寒桿菌一般只能感染人類,僅偶而感染動物。副傷寒甲、乙的症狀傷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較輕,病程較短,病死率較低。副傷寒丙的症狀較爲不同,潛伏期傷寒短,可表現爲輕型傷寒急性胃腸炎或膿毒血癥。

副傷寒傳染源患者帶菌者傳播方式與傷寒大致相同,但以食物傳播較爲常見,因副傷寒桿菌可在食物中較長時間存在。副傷寒乙見於世界各地,副傷寒分佈較爲侷限,副傷寒丙少見。我國副傷寒的發病率較傷寒爲低。成年人中副傷寒副傷寒甲較多,兒童副傷寒的發病率相對較高,且以副傷寒乙居多。但此種情況可因地區、年代等而不同。

副傷寒的併發症有關節炎關節膿腫骨髓炎肺炎膿腸、心內膜炎、心包炎等。有時不易與傷寒鑑別,須依靠細菌培養傷寒凝集試驗才能確診。

由於副傷寒傷寒病情爲輕,腸出血、腸穿孔少,故預後較好。但丙型副傷寒引起骨髓炎體腔組織膿腫較多,應加以注意副傷寒的預防應採取切斷傳播途徑爲重點的綜合性預防措施,因地制宜

副傷寒爲我國法定乙類傳染病需要報告疫情[1]

4 疾病名稱

副傷寒

5 英文名稱

paratyphoid fever

6 別名

paratyphoid

8 ICD號

A01.4

9 流行病學

傳染源患者帶菌者傳播方式與傷寒大致相同,但以食物傳播較爲常見,因副傷寒桿菌可在食物中較長時間存在。副傷寒乙見於世界各地;副傷寒分佈較爲侷限;副傷寒丙少見。我國副傷寒的發病率較傷寒爲低。成年人中副傷寒副傷寒甲較多;兒童副傷寒的發病率相對較高,且以副傷寒乙居多。但此種情況可因地區、年代等而不同。

10 病因

副傷寒病原體有三種:①副傷寒甲的病原體副傷寒桿菌,或稱副傷寒甲沙門菌;②副傷寒乙的病原體副傷寒桿菌,或稱副傷寒乙沙門菌;③副傷寒丙的病原體副傷寒桿菌,或稱副傷寒丙沙門菌。以上三種桿菌分別屬於沙門菌屬中A,B,C三羣,均可按噬菌體分型方法進行分型。各種副傷寒桿菌均有“O”和“H”抗原,其中副傷寒桿菌還兼有“Vi”抗原。在自然條件下,副傷寒桿菌一般只能感染人類,僅偶而感染動物。

11 病機

副傷寒甲、乙的病理變化大致與傷寒相同,但胃腸炎患者腸道病變顯著而廣泛,且多侵及結腸副傷寒丙的腸道病變不顯著,腸壁可無潰瘍形成,但體內其他臟器常有侷限性化膿病變,可見於關節、軟骨、胸膜心包等處。

12 副傷寒的臨牀表現

副傷寒甲、乙的症狀傷寒極相類似,但副傷寒丙的症狀頗有不同。潛伏期傷寒短,一般爲8~10天,有時僅爲3~6天。

12.1 副傷寒甲、乙

起病緩慢,但驟起者亦不少見。開始時可先有急性胃腸炎症狀腹痛嘔吐腹瀉等,約2~3天后症狀減輕,繼而體溫升高,傷寒症狀出現。亦有胃腸炎症狀顯著,並且持續較久者,以副傷寒乙多見,曾被稱爲“胃腸炎副傷寒”。發熱常於3~4天內達高峯,波動較大,稽留熱型少見。熱程較短(副傷寒甲平均3周,副傷寒乙2周),毒血症狀較輕,但腸道症狀則較顯著。可出現相對緩脈與肝、脾腫大,與傷寒相同。皮疹常較早出現,可遍佈全身且較傷寒皮疹稍大而色較深(副傷寒甲),但有時呈丘疹狀(副傷寒乙)。復發與再燃在副傷寒甲、乙均較常見,尤以副傷寒甲爲多。腸出血、腸穿孔均較少見。病死率較低。

12.2 副傷寒

臨牀症狀複雜,常見有以下三種類型。

(1)傷寒型:症狀副傷寒甲、乙大致相似。發病急,體溫迅速升高,熱型不規則,多伴有寒戰頭痛、全身痠痛等。兒童患者可伴有驚厥煩躁不安,重者可出現譫妄昏迷。病程中常有肝、脾腫大,易出現黃疸及肝功能異常。熱程約1~2周,以後熱漸退,病情趨向好轉。

(2)急性胃腸炎型:多因進食此菌污染的食物所引起,以胃腸炎症狀爲主,表現爲發熱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病程短,約2~5天內恢復。

(3)膿毒血癥型:常見於體弱兒童和慢性消耗疾病患者,主要表現爲膿毒血癥症狀。發病急、寒戰高熱,不規則、弛張或間歇熱型,熱程1~3周不等,如有化膿性併發症,病程更長。常有皮疹,肝、脾腫大,並可出現黃疸。半數以上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現下述遷延性化膿性併發症:①常在肋軟骨、肋骨鎖骨以及膝、踝、足、指、腰椎、骶骨關節發生病變,繼而出現侷限性膿腫膿腫僅呈輕度紅腫,於數週內穿破形成竇道,或波及鄰近骨質導致骨髓炎,也有持續數月而不破者,故外表極似結核感染,但抽取膿液培養可發現副傷寒桿菌。②肺部感染及肺部化膿病竈。多數患者伴有支氣管炎、肺炎胸膜滲液、膿胸等,有時痰液培養可檢出此菌。③化膿性腦膜炎、心內膜炎、心包炎腎盂腎炎等亦偶有發生。此類併發症極頑固,治療期長且困難。

13 副傷寒的併發症

副傷寒的併發症有關節炎關節膿腫骨髓炎肺炎膿腸、心內膜炎、心包炎等。

14 實驗室檢查

細菌培養:以血、骨髓、糞便及局部化膿病竈膿液培養陽性確診;肥達反應具參考價值。

副傷寒甲、乙的凝集效價較高,但副傷寒乙易受回憶反應干擾副傷寒效價較低。少數病人始終陰性

15 診斷

副傷寒有時不易與傷寒鑑別,須依靠細菌培養傷寒凝集試驗才能確診。

15.1 細菌培養

發熱期間血液骨髓培養陽性率較高。胃腸炎患者糞便培養易獲陽性。有局部化膿病竈的患者,可從抽取的膿液中檢出病原菌

15.2 傷寒凝集試驗

副傷寒甲、乙的凝集效價較高,但副傷寒丙的效價較低。少數患者在病程中傷寒凝集試驗始終陰性

16 鑑別診斷

傷寒病早期(第1周以內),特徵性表現尚未顯露,應與下列疾病相鑑別:

16.1 病毒感染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亦可有持續發熱頭痛白細胞數減少,與早期傷寒相似。但此類患者起病較急,多伴有上呼吸道症狀,常無緩脈脾大或玫瑰疹,傷寒的病原與血清檢查均爲陰性,常在1周內自愈

16.2 瘧疾

各型瘧疾尤其惡性瘧疾易與傷寒相混淆,但瘧疾天體溫波動較大,發熱前伴畏寒寒戰,熱退時多汗,脾較大質稍硬,貧血較明顯,外周血及骨髓塗片可發現瘧原蟲。用有效抗瘧藥治療迅速退熱,抗生素治療無效。

16.3 鉤端螺旋體病

本病的流感傷傷寒型在夏秋季流行期間極常見,起病急,伴畏寒發熱發熱呈持續型或弛張型,與傷寒相似患者有疫水接觸史,眼結膜充血,全身痠痛,尤以腓腸疼痛與壓痛爲著,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等;外周血白細胞數增高,血沉加快。進行有關病原、血清檢查即可確診。

16.4 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黃疸型肝炎的黃疸前期發熱、全身不適、消化症狀白細胞減少或正常,不易與傷寒相區別。但此病患者每於病程第5~7天出現黃疸體溫亦隨之回覆正常,肝大壓痛,肝功能明顯異常,可通過病毒性肝炎血清學標誌檢查而確診。此外,傷寒併發中毒性肝炎亦每易與病毒性肝炎相混淆,但前者肝功能損害相對較輕,有黃疸者在黃疸出現後仍發熱不退,並有傷寒的其他特徵性表現,血培養傷寒桿菌可爲陽性,隨着病情好轉,肝大及肝功能較快恢復正常。傷寒病的極期(第2周)以後,須與下列疾病相鑑別。

16.5 敗血症

部分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症須與傷寒相鑑別。此症可有膽系、尿路、腸道等原發感染竈,發熱常伴有寒戰多汗,有出血傾向,不少患者早期可發生休克且持續時間較長,白細胞雖可正常或稍低,但常伴核左移。確診須依靠細菌培養

16.6 粟粒型肺結核

發熱較不規則,常伴有盜汗、脈較快、呼吸急促、發紺等,有結核病史或有與結核患者密切接觸史。X線攝片可見肺部有粟粒狀陰影。

16.7 布魯菌病

有與病畜接觸或飲用未經消毒的牛、羊乳或乳製品史。長期不規則發熱,發作時呈波浪熱型,有關節肌肉疼痛多汗血清布魯菌凝集試驗陽性,血及骨髓培養可分離到布魯菌。

16.8 地方性斑疹傷寒

起病較急,高熱常伴寒戰,脈快,結膜充血和皮疹。皮疹出現較早(第3~5天),數量較多,分佈較廣,色暗紅,壓之不退,退疹後有色素沉着,病程約2周。白細胞數大多正常,血清變形桿菌凝集反應外-斐反應陽性血液接種豚鼠腹腔可分離出莫氏立克次體。

16.9 結核性腦膜炎

部分傷寒患者因嚴重毒血癥可兼有劇烈頭痛譫妄、昏睡、頸抵抗等虛性腦膜炎表現,容易與結核性腦膜炎相混淆。但結核性腦膜炎患者多伴有其他臟器結核,雖有持續發熱但無玫瑰疹與脾腫大,頭痛與頸抵抗更顯著,可伴有眼球震顫腦神經癱瘓等,未經抗結核特效治療病程逐漸加重。腦脊液檢查符合結核性腦膜炎改變;腦脊液塗片、培養、動物接種可發現結核桿菌

16.10 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症

本病的病理特點是單核-巨噬細胞系統中組織細胞呈異常增生和浸潤。臨牀表現複雜多變,有時主要表現爲發熱,肝、脾腫大和白細胞減少,加之傷寒骨髓片中有時可出現組織細胞增多和吞噬現象,故易相混淆。但本病病情進展較快,有明顯的貧血出血症狀;血片和(或)骨髓片有特異性惡性組織細胞和(或)多核巨組織細胞,增生的組織細胞形態不一,並可吞噬紅、白細胞血小板;外周血象出現顯著的全血細胞減少。抗菌藥物治療無效。

17 副傷寒的治療

17.1 一般治療與對症治療

傷寒雖有特效抗菌藥物治療,但一般治療與對症治療,尤以護理及飲食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1)隔離與休息:患者消化傳染病隔離,臨牀症狀消失後每隔5~7天送檢糞便培養,連續2次陰性可解除隔離發熱患者必須臥牀休息,退熱後2~3天可在牀上稍坐,退熱後1周左右可逐步增加活動量。

(2)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定期改換體位,以防褥瘡肺部感染。每天早晨及每次飲食後清潔口腔以防口腔感染及化膿性腮腺炎,注意觀察體溫脈搏血壓、腹部表現、大便性狀等變化。

(3)飲食:應給予熱量高、營養充分、易消化的飲食。供給必要的維生素,以補充發熱期的消耗,促進恢復。發熱期間宜用流質或細軟無渣飲食,少量多餐。退熱後,食慾增加時,可逐漸進稀飯、軟飯,忌喫堅硬多渣食物,以免誘發腸出血和腸穿孔。一般退熱後2周左右才恢復正常飲食。應鼓勵病人多進水分,攝入液量約2000~3000ml/d(包括飲食在內),如因病重不能進食者可由靜脈輸液補充。

(4)激素:有明顯毒血癥者,可在足量有效抗菌治療藥物配合下使用激素。口服潑尼松5mg,3次/d或4次/d,或用地塞米松2~4mg,1次/d,靜脈緩慢滴注;療程以不超過3天爲宜。對顯著鼓腸或腹瀉患者激素的使用宜慎重,以免發生出血及腸穿孔

(5)高熱:適當應用物理降溫,如酒精擦浴,或頭部放置冰袋,不宜濫用退熱藥,以免虛脫

(6)興奮狂躁:可適量應用鎮靜藥物如地西泮等。

(7)便祕:用開塞露塞肛或生理鹽水低壓灌腸,禁用瀉劑。

(8)腹瀉:調節飲食,宜少糖少脂肪,可對症處理。不用鴉片製劑,以免減低腸蠕動而引起鼓腸。

(9)腹脹:飲食中宜減少牛奶糖類。可用松節油腹部熱敷及肛管排氣,但禁用溴新斯的明類藥。

17.2 病原治療

許多藥物傷寒病原治療有效。自從1948年氯黴素應用於傷寒的病原治療後,患者的預後大爲改觀,病死率明顯下降。多年來,氯黴素的療效確切,見效迅速,使用方便,價格適宜,曾被視爲首選藥物普遍使用。另一方面,氯黴素治療傷寒也陸續出現諸如複發率上升、骨髓抑制、退熱時間延長,以及傷寒桿菌氯黴素產生耐藥性等問題,使人們對傷寒病原治療的首選藥物重新進行認真的評估。早在20世紀50年代,已有報道傷寒桿菌氯黴素產生耐藥性。1972年墨西哥首次出現耐氯黴素傷寒的暴發流行,隨後逐漸波及亞洲地區。我國自80年代中期以來,主要在南方的一些省市,陸續出現耐氯黴素傷寒的局部流行,發展速度相當快。許多地方流行的傷寒桿菌株呈多重耐藥,不但對氯黴素耐藥,而且對磺胺藥物卡那黴素氨苄西林等多種抗菌藥物耐藥耐藥傷寒的臨牀特點是病情較重、熱程較長、併發症多、復發或再燃率較高,病死率也較高。目前推薦應用的抗菌藥物主要是喹諾酮類或第三代頭孢菌素

(1)喹諾酮類:氟喹諾酮類藥物爲首選治療,我國臨牀分離傷寒與副傷寒沙門菌對這類藥物耐藥率還比較低;成人常用諾氟沙星(0.4g,每日3次)、環丙沙星(0.5g,每日2次)或左氧氟沙星(0.5g,每日1次),療程10~14天;口服困難者可先靜脈滴注,繼後改爲口服給藥;18歲以下兒童慎用;慢性病原攜帶者需要治療至少4周以上[1]

合成的抗菌藥物,如環丙沙星、氧氟沙氟沙氟沙星(ofloxacin)、諾氟沙星等,對傷寒桿菌(包括耐氯黴素株)有強大抗菌作用膽汁中其濃度也較高,能口服或注射。臨牀療效亦較滿意,複發率較低,病後帶菌者少。尤其對多重耐藥菌株所致傷寒者的治療,應列爲首選藥物兒童慎用,孕婦不宜。氧氟沙氟沙氟沙星的用法,成人劑量爲200mg/次,3次/d,口服,體溫正常後繼續服用10天至2周。不能口服者,可用靜脈給藥,200~400mg/d,好轉後改爲口服。亦可用環丙沙星靜脈給藥250~500mg/d,或250mg,3次/d,口服。成人諾氟沙星400mg/次,3次/d或4次/d,口服。體溫正常後繼續服用10天至2周。一般用藥5天左右熱退至正常。前者療效稍優於後者。不良反應輕,可有胃腸不適、失眠等,一般不影響治療。

(2)頭孢菌素類:第三代頭孢菌素有抗傷寒桿菌作用,尤其是頭孢曲松頭孢哌酮頭孢他啶等,抗菌活性強,體內分佈廣,組織體液以及膽汁中的藥物濃度高,不良反應少,臨牀療效良好,可以作爲一種治療藥物選擇。一般劑量爲2~4g/d,分2次或3次靜脈注射,療程大約2周。通常用藥5~7天左右退熱。由於需要靜脈給藥,價格高,不作首選藥物

頭孢曲松適用於兒童與孕婦,成人2g,靜脈滴注,每日1次給藥;兒童100mg/kg,靜脈滴注,每日1次[1]

(3)氯黴素敏感的菌株用藥後數小時菌血症便可被控制,2~3天內自覺症狀改善,5天左右體溫可回覆正常。成人1.5~2g/d,分3次或4次口服,退熱後減半,再連用10~14天,總療程爲2~3周。必要時最初可用靜脈滴注給藥,病情改善後改爲口服。停藥過早易致復發,復發時氯黴素治療仍然可能有效。不良反應 最爲常見白細胞數中性粒細胞百分率減少,若白細胞數減少至2×109/L,應暫停藥。偶爾可發生紅細胞系統抑制,甚至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或全血細胞減少等,應立即停藥。伴有G6PD缺陷的患者,有可能發生急性血管內溶血。用藥期間應密切觀察血象變化,一般每3~5天覆查1次爲宜。

(4) 磺胺甲噁甲噁唑/甲氧苄苄苄啶(複方磺胺甲噁甲噁甲噁唑):成人劑量爲3片/次,2次/d,退熱後改爲2片/次,續用7~10天,總療程2周左右。對非耐藥菌株感染有一定療效,本藥價廉,可以作爲非耐藥傷寒桿菌所致傷寒治療中的一種選擇。磺胺過敏、肝腎功能不良、貧血粒細胞減少、孕婦等均不宜應用。副作用噁心嘔吐及皮疹爲較常見。

(5)阿莫西林(amoxicillin):成人2~4g/d,分次口服,療程爲2~3周,對非耐藥菌株感染有一定療效。

17.3 併發症的治療

副傷寒治療期間需要注意患者病情變化,特別是疾病第2~3周是併發症(腸出血、腸穿孔)多發階段,需要加以注意[1]

(1)腸出血:嚴格臥牀休息,暫禁飲食或只進少量流質飲食。嚴密觀察血壓脈搏、神志變化與便血情況。適當輸液,如5%葡萄糖生理鹽水注射液等,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煩躁病人可適當使用抗焦慮藥物。可使用一般止血藥物,並應視出血量之多少、貧血嚴重程度,適量輸血。大量出血在積極的內科處理無效時,可考慮手術治療。

(2)腸穿孔:應早期診斷,及早處理。病人應予禁食、經鼻胃腸減壓,減少腸蠕動。積極加強全身支持治療,靜脈輸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與熱量供應。注意休克。選用有效抗菌藥物,加強抗菌治療措施,控制腹膜炎及原發病。視患者的具體情況決定手術治療問題。

(3)中毒性心肌炎:臥牀休息,在足量有效抗菌藥物治療的同時,可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應用改善心肌營養狀態的藥物。如出現心功能不全,可在嚴密觀察下應用小劑量洋地黃製劑。

(4)溶血尿毒症綜合徵:積極加強抗菌治療,控制傷寒桿菌感染的原發病。應予輸液輸血,並可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小劑量肝素靜脈滴注,也可用右旋糖酐4酐40靜脈滴注。必要時可作腹膜透析或血透析

(5)其他併發症:如併發中毒性肝炎、膽囊炎肺炎,甚至DIC等,應按相應疾病的治療方法處理。

17.4 慢性帶菌者的治療

慢性帶菌者的治療常較困難。一般認爲有膽石症膽囊疾患的慢性帶菌者,須同時處理膽囊膽道疾患,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1)氨苄西林3~6g/d,丙磺舒1~1.5g/d,分次口服,聯合用藥,療程4~6周以上。

(2) 磺胺甲噁甲噁唑/甲氧苄苄苄啶(複方磺胺甲噁甲噁甲噁唑)2片/次,2次/d,療程1~3個月,有一定效果。

(3)喹諾酮類如氧氟沙氟沙氟沙星等,用藥後膽汁中的濃度高,可用於治療慢性帶菌者

17.5 外科手術治療

對併發化膿性病竈者,如發現膿腫已經形成,可行外科手術排膿並加強抗菌治療。

18 預後

由於副傷寒傷寒病情爲輕,腸出血、腸穿孔少,故預後較好。但丙型副傷寒引起骨髓炎體腔組織膿腫較多,應加以注意

19 副傷寒的預防

副傷寒的預防應採取切斷傳播途徑爲重點的綜合性預防措施,因地制宜

19.1 控制傳染源

及早隔離、治療患者隔離期應至臨牀症狀消失,體溫恢復正常後15天爲止。亦可進行糞便培養檢查,1次/5~7天,連續2次均爲陰性者可解除隔離患者大小便、便器、食具、衣物、生活用品均須作適當的消毒處理。慢性帶菌者的管理應嚴格執行。飲食、保育、供水等行業從業人員應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帶菌者。慢性帶菌者應調離上述工作崗位,進行治療,定期接受監督管理。密切接觸者要進行醫學觀察23天。有發熱可疑傷寒患者,應及早隔離治療。

19.2 切斷傳播途徑

此爲預防副傷寒的關鍵性措施。做好衛生宣教,搞好糞便、水源飲食衛生管理,消滅蒼蠅。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與便後洗手,不喫不潔食物,不飲用生水、生奶等。改善給水衛生,嚴格執行水的衛生監督,是控制傷寒流行的最重要環節。傷寒的水型流行在許多地區佔最重要位置,給水衛生改善後,發病率可明顯下降。

19.3 保護易感者

傷寒預防接種易感人羣能夠起一定的保護作用傷寒副傷寒甲、乙三聯菌苗預防效果尚不夠理想反應也較大,不作爲常規免疫預防應用。在暴發流行區應急免疫問題上意見不一,對控制流行可能有一定作用。Ty21a株口服減毒活疫苗,1989年美國已批准應用,不良反應較少,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22 參考資料

  1. ^ [1] 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和處方集編委會主編.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50-5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