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中醫治則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學 中醫治療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īn dì zhì yí

2 英文參考

environment concerned therap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o take actions that suit local circumstances[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to suit the measure to local conditions[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朗道漢英字典]

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condition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因地制宜爲治療基本法則之一[1]。指考慮到地域環境的不同而選擇適宜的治法、方藥的治療原則[2]。《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褐薦,其民華食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我國國土遼闊,各個地區的氣候不同,人羣的生活習慣體質特點、發病情況亦有差異[2]。如南方炎熱多雨,地勢卑溼,病人往往出現溼熱證候;北方少雨乾燥,容易出現燥證;高原沿海,某些地區水土不同,對體質和疾病亦造成不同影響,治療用藥時均應照顧這些特點[2]。《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異論》中論述,北方地勢高而寒,故“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南方炎熱多雨,地勢潮溼,故“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3]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9.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5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