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

清炒法 炒焦 中藥飲片 中藥學 經穴別名 腧穴學 中藥材 鍼灸學 中醫學 炒法 中藥炮製學 炒黃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à bái

2 太白穴的別名·大白

大白經穴別名,即太白[1]

穴位太白
漢語拼音Taibai
羅馬拼音Taipai
美國英譯名Too White
各國代號中國SP3
日本3
法國莫蘭特氏RP3
富耶氏RP3
德國MP3
英國Sp3
美國Sp3

太白經穴名(Tàibái SP3)[2]。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2]。別名大白太白足太陰脾經輸穴原穴五行屬土[2]。太即甚大,白即白色,穴在大趾白肉際上,此處之白際更爲寬闊,故名太白[2]。主治胃痛胃炎,急性腸胃炎,慢性腸胃炎胃痙攣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泄瀉飢不欲食,食而不化,消化不良,腸炎腹脹腹痛腸鳴嘔吐泄瀉痢疾便祕,痔疾,腳氣體重節痛,水腫腸癰身重,骨節痠痛胸脅脹滿,熱病無汗手足厥冷腳氣紅腫,膝脛痠痛轉筋神經性嘔吐,腸疝痛,腸出血呃逆痔漏納呆胸脅脹痛痿證痔瘡腰痛,下肢麻痹疼痛等。

2.1 太白的別名

大白[2]

2.2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脾出於隱白……注於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爲輸。

2.3 特異性

太白足太陰脾經五輸穴輸穴五行屬土;足太陰脾經原穴

2.4 穴名

太即甚大,白即白色,穴在大趾白肉際上,此處之白際更爲寬闊,故名太白[2]

太,同大,廣大,高大之意。爲脾經原穴,屬土。太白,山名,即終南山。《淮南子·墜形》:“西方金也,其神名太白。”土生金金氣至此已明顯如星矣,可與隱白互參。穴在高大突起的第一蹠骨小頭之後緣,且此處皮色亦較白,骨高肉白,故象形比擬而以太白山名之。[2]

2.5 所屬部位

[3]

2.6 太白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太白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後下赤白肉際凹陷處[4][5]

太白位於足內側第一蹠骨小頭後緣,赤白肉際[6]

太白在蹠區,第一蹠趾關節近端赤白肉際陷中。正坐或仰臥取穴[6]

太白穴在足太陰脾經中的位置.png

太白穴在足太陰脾經中的位置

太白穴的位置.png

太白穴的位置

太白的位置

太白穴的位置(足太陰脾經

太白的位置

太白穴的位置(肌肉

太白的位置

太白穴的位置(骨骼

2.7 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第一蹠趾關節後緣,赤白肉際取穴

太白在蹠區,第一蹠趾關節近端赤白肉際陷中。正坐或仰臥取穴[6]

正坐垂足位或仰臥位,足大趾內側緣,當第1蹠趾關節後緣赤白肉際凹陷處取穴[7]

2.8 穴位解剖

太白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趾纖維鞘、(踇)展肌腱、(踇)短屈肌。有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跗內側動脈的分支。分佈着隱神經與腓淺神經的分支。皮膚由腓淺神經的足背內側皮神經的內側支分佈。針由皮膚,皮下筋膜進入趾蹠側筋膜及其形成的趾纖維鞘的十字部,再進(踇)展肌(腱)和(踇)短屈肌(腱),該二肌爲足底內側神經支配。

2.8.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踇展肌→踇短屈肌[7]

皮膚→皮下組織→鼴短展肌[7]

2.8.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足背內側皮神經、足底內側神經皮支分佈;深層有趾足底總神經和蹠足底動脈分佈[7]

布有隱神經與腓淺神經分支,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跗內側動脈的分支[7]

2.9 太白穴的功效與作用

太白健脾和胃清熱化溼作用

太白有扶脾土、和中焦調氣機、助運化等作用[7]

太白穴是足太陰脾經輸穴原穴,配五行屬土,具有健脾和胃理氣化溼作用,主要用於脾胃病的治療,諸如胃痛腹脹便祕嘔吐等症;“輸主體重節痛”,又可治療關節痛、腳氣病[7]

古星象家認爲太白有戡定內亂、匡扶正統之能。太白通經活絡、調脾利胃之功。主治胃痛腹脹便祕痢疾,吐瀉,腸鳴身重等證。凡暴病初起,元氣尚足,可以猛治,用本穴有效。若久病者,元氣已耗,則不宜猛治矣。他如病後之難於復元者,有如亂後佘劫,治取本穴,須兼取安撫之穴乃效。[7]

2.10 治病

太白穴主治胃痛胃炎,急性腸胃炎,慢性腸胃炎胃痙攣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泄瀉飢不欲食,食而不化,消化不良,腸炎腹脹腹痛腸鳴嘔吐泄瀉痢疾便祕,痔疾,腳氣體重節痛,水腫腸癰身重,骨節痠痛胸脅脹滿,熱病無汗手足厥冷腳氣紅腫,膝脛痠痛轉筋神經性嘔吐,腸疝痛,腸出血呃逆痔漏納呆胸脅脹痛痿證痔瘡腰痛,下肢麻痹疼痛等。

太白穴主治胃痛腹脹腹痛腸鳴嘔吐泄瀉痢疾便祕、痔疾、腳氣體重節痛[7]

太白主治脾胃和本經所過部位的疾患:如嘔吐呃逆腹脹腹痛飢不欲食、食而不化、腸鳴泄瀉便祕水腫腸癰身重、骨節痠痛胸脅脹滿、熱病無汗手足厥冷腳氣紅腫、膝脛痠痛轉筋[7]

現代又多用太白治療急慢性腸胃炎胃痙攣神經性嘔吐消化不良、腸疝痛、腸出血[7]

太白主治胃痛腹脹嘔吐呃逆腸鳴泄瀉痢疾便祕腳氣痔漏[7]

太白穴主治胃痛腹脹腹痛納呆嘔吐腸鳴泄瀉痢疾便祕胸脅脹痛體重節痛,腳氣痔漏痿證[7]

消化系統疾病:胃痙攣胃炎消化不良,腹脹便祕腸炎痔瘡

運動系統疾病:腰痛,下肢麻痹疼痛

2.11 刺灸法

2.11.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7][7],局部有酸脹感[7]

直刺0.5~0.8寸[7]

直刺0.8~1寸[7]

直刺0.3~0.5寸,局部酸脹。

2.11.2 灸法

可灸[7][7]

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7]

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2.12 配伍

太白公孫大腸俞,治腸鳴腹瀉[7]

太白公孫大腸俞三焦俞,有清利溼熱的作用,主治腸鳴腹瀉

太白復溜足三裏,有和胃調中的作用,治腹脹[7]

太白內關足三裏大椎天樞合谷,治發熱身重腹痛脹滿、嘔吐泄瀉[7]

2.13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熱病,滿悶不得臥太白主之;胸脅脹,腸鳴切痛,太白主之;身重骨痠,不相知,太白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頭痛寒熱,汗出不惡寒;膝股腫,痠轉筋

備急千金要方》:主腹脹,食不化,喜嘔,泄有膿血。主熱病頭重,顏痛,煩悶,心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以俯仰,又熱病滿悶不得臥身重骨痛不相知。主霍亂逆氣

鍼灸大成》: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嘔吐泄瀉膿血,腰痛大便難氣逆霍亂,腹中切痛,腸鳴,膝股胻酸轉筋身重骨痛胃心痛腹脹胸滿心痛脈緩。

醫宗金鑑》:太白豐隆二穴,應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黃,舌強而疼,腹滿時時作痛,或吐或泄,善飢不欲食,皆脾胃經病也。

2.14 研究進展

2.14.1 小兒腹瀉

太白豐隆,每穴艾灸10分鐘,經治療後大便轉爲正常。

2.14.2 血糖的影響

針刺太白血糖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可因針刺手法不同而有不同效應,如以燒山火手法則可見血糖上升,以透天涼手法則可見血糖下降。[7]

2.14.3 治療脾虛腹瀉

據報道,取太白足三裏,針刺得氣留針30~40 min,每隔10 min行鍼一次(補法),兒童留針。另據報道,太白豐隆艾灸10 min治療小兒腹瀉,治療後大便轉爲正常。[7]

2.14.4 矯正胎位

胎位異常者,艾灸太白可使腹部鬆弛,胎動活躍,有較好的轉胎效果[7]

3 中藥檳榔處方名·大白

大白中藥檳榔處方名之一[8]

檳榔

中藥檳榔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 L.的乾燥成熟種子[8]。呈扁球形或圓錐形,高1.5~3.5cm,底部直徑1.5~3cm。表面淡黃棕色或淡紅棕色,具稍凹下的網狀溝紋,底部中心有圓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顯疤痕狀種臍。質堅硬,不易破碎,斷面可見棕色種皮與白色胚乳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氣微,味澀、微苦。炒檳榔表面呈淺黃色[8]焦檳榔面焦黃色[8]

檳榔味苦、辛,性溫[8]。歸胃、大腸經[8]。具有殺蟲,消積,行氣,利水,截瘧的功效。用於絛蟲病蛔蟲病薑片蟲病蟲積腹痛積滯瀉痢裏急後重水腫腳氣瘧疾檳榔生品力峻,常用於治絛蟲、薑片蟲、蛔蟲水腫腳氣瘧疾[8]炒檳榔焦檳榔功用相似,長於消食導滯[8]。用於食積不消,痢疾裏急後重[8]。但炒檳榔檳榔作用稍強,而克伐正氣作用也略強於焦檳榔,一般身體素質稍強者可選用炒檳榔,身體素質較差者應選用焦檳榔[8]

3.1 檳榔的別名

榔玉、賓門、橄欖子、青仔、國馬。

3.2 檳榔處方用名

檳榔大白焦檳榔檳榔[8]

3.3 檳榔的來源

中藥檳榔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 L.的乾燥成熟種子[8]

3.4 檳榔的原植物形態

檳榔爲常綠喬木,高達17m或更高,幹直立,不分枝。葉長1.3~2m,羽狀全裂,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0~70cm,先端呈不規則分裂;柄呈三棱形,具長葉鞘。花單性同株;肉穗花序生於葉束下,多分枝,成圓錐形,基部有黃綠色佛焰苞;雄花小而多,生於分枝上部;雌花較大而少,着生於總軸或分枝基部,子房上位,1室。堅果卵菜,紅色,有宿存花萼及花瓣。花期3~8月,果期11月~次年5月。

常栽培在陽光較充足的林間或林邊。

3.5 檳榔的產地

檳榔主產於海南,廣西、雲南、福建、臺灣有栽培。

3.6 檳榔的採收與初加工

春末至秋初採收成熟果實,用水煮後,乾燥,除去果皮,取出種子乾燥

3.7 檳榔生藥性狀

檳榔呈扁球形或圓錐形,高1.5~3.5cm,底部直徑1.5~3cm。表面淡黃棕色或淡紅棕色,具稍凹下的網狀溝紋,底部中心有圓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顯疤痕狀種臍。質堅硬,不易破碎,斷面可見棕色種皮與白色胚乳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氣微,味澀、微苦。(《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3.8 檳榔炮製

南北朝劉宋時期有“凡使,先以刀颳去底,細切”(《雷公炮炙論》)[8]

唐代有“搗末服”及煮熟蒸乾後用(《新修本草》)[8]

宋代炮製方法較多[8]。有炒(《太平聖惠方》)、炮(《博濟方》)、燒灰存性(《旅舍備要方》)、面裹煨吳茱萸炒(《小兒衛生總微方論》)、火煅(《類編朱氏集驗醫方》)等多種炮製方法[8]

明代基本沿用宋代的炮製方法,並增加了麩炒法(《普濟方》)[8]

清代有醋制(《本草述》)、童便洗曬(《幼幼集成》)、酒浸(《葉天士祕方大全》)等法[8]

現在主要的炮製方法有炒黃、炒焦等[8]

3.8.1 檳榔炮製方法

3.8.1.1 檳榔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水浸泡3~5天,撈出,置容器內,經常淋水,潤透,切薄片乾燥,篩去碎屑[8]

3.8.1.2 炒檳榔

檳榔片,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黃色,取出晾涼,篩去碎屑[8]

3.8.1.3 焦檳榔

檳榔片,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焦黃色,取出晾涼,篩去碎屑[8]

3.8.2 成品性狀

檳榔爲類圓形薄片[8]。表面呈棕、白色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8]。周邊淡黃棕色或淡紅棕色[8]。質堅脆易碎[8]。氣微,味澀微苦[8]

炒檳榔表面呈淺黃色[8]

焦檳榔面焦黃色[8]

3.8.3 炮製作用

檳榔生品力峻,常用於治絛蟲、薑片蟲、蛔蟲水腫腳氣瘧疾[8]。如治積腹痛大便祕結萬應丸(《醫學正傳》);治水腫實證疏鑿飲子(《嚴氏濟生方》);治腳氣腫痛的雞鳴散(《證治準繩》);治瘧疾截瘧七寶飲(《楊氏家藏方》)[8]

炒後可緩和藥性,以免克伐太過而耗傷正氣,並能減少服後噁心腹瀉腹痛副作用[8]炒檳榔焦檳榔功用相似,長於消食導滯[8]。用於食積不消,痢疾裏急後重[8]。但炒檳榔檳榔作用稍強,而克伐正氣作用也略強於焦檳榔,一般身體素質稍強者可選用炒檳榔,身體素質較差者應選用焦檳榔[8]。如治飲食停滯、腹中脹痛開胸順氣丸(《中成藥製劑手冊》)[8]

3.8.4 炮製研究

檳榔生物鹼鞣質脂肪油及檳榔紅色素、氨基酸[8]生物鹼主要爲檳榔鹼,其餘有檳榔次鹼、去甲基檳榔次鹼、去甲基檳榔鹼檳榔副鹼、高檳榔鹼[8]

1.對化學成分的影響  各炮製方法對化學成分的影響多以檳榔鹼及醚溶性生物鹼爲指標[8]檳榔浸泡切片,醚溶性生物鹼損失很大;在水浸泡過程中,其生物鹼含量,換水比不換水的方法損失大[8]。加熱對檳榔的成分也有影響,採用薄層掃描法檳榔的生品、炒黃品、炒焦品、炒炭品中檳榔鹼進行含量測定,結果是隨着受熱時間的增加,檳榔鹼的含量逐漸降低[8]檳榔飲片的乾燥方法生物鹼含量也有影響[8]切片後曝幹其生物鹼損失比陰乾大得多,曬乾也比陰乾的含量低,烘乾則與陰乾含量接近[8]

2.工藝研究

(1)檳榔質地堅硬,傳統方法加工飲片浸泡時間長(夏季7天,冬季40天),有效成分流失,甚至腐爛,影響飲片質量[8]。採用減壓冷浸軟化方法,結果表明,該法能提高軟化效率,縮短浸泡時間,保證飲片質量[8]

(2)比較檳榔傳統浸潤法、減壓冷浸法、粉碎顆粒法、減壓蒸汽燜潤法[8]。結果表明,減壓蒸汽燜潤法,檳榔鹼損失少,軟化時間短[8]

(3)比較冷浸法、熱浸法、蒸制法、軋碎法制備的檳榔飲片,結果表明:蒸制法和軋碎法薄層層析比冷浸法和熱浸法多一個斑點;通過水溶性浸出物及醚溶性生物鹼測定,證明蒸法切片理想,煎出效果亦佳,且飲片平整光滑,外觀美觀,容易乾燥[8]

(4)正交設計法篩選最佳軟化切制工藝,最佳工藝爲先減壓後加水,25℃~26℃水浸泡,切0.5mm以下極薄片陰乾[8]

(5)對檳榔不同工藝炮製品(清炒、炒焦、微波炮製)中醚溶性生物鹼鞣質脂肪類成分進行了測定,對小鼠急性毒性進行了比較[8]。結果微波炮製檳榔與炒品、焦品相比,檳榔鹼的損失最少,其他各類成分含量最高,炮製過程中藥材無損失,收得率最高[8]。同時與生品比較,各炮製毒性都有所降低,各炮製品之間無明顯差異[8]微波炮製檳榔是通過藥材本身水分子間的振動產生熱能而達到炮製目的,該法炮製時應用的溫度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無污染藥材損失少,藥材炮製程度均勻一致,飲片完整美觀,有效地解決了加熱溫度高引起檳榔鹼大量損失的問題[8]

3.8.5 貯存方法

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乾燥[8]

3.9 檳榔的化學成分

檳榔鹼(arecoline)、檳榔次鹼(arecaine)、去甲檳榔鹼(guvacoline)、去甲檳榔次鹼(guvacine)、異去甲檳榔次鹼(isoguvacine)等,並含鞣革、脂肪油。

3.10 檳榔性味歸經

檳榔味苦、辛,性溫[8]。歸胃、大腸經[8]

3.11 檳榔的功效與主治

檳榔具有殺蟲,消積,行氣,利水,截瘧的功效。用於絛蟲病蛔蟲病薑片蟲病蟲積腹痛積滯瀉痢裏急後重水腫腳氣瘧疾。(《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檳榔生品力峻,常用於治絛蟲、薑片蟲、蛔蟲水腫腳氣瘧疾[8]。如治積腹痛大便祕結萬應丸(《醫學正傳》);治水腫實證疏鑿飲子(《嚴氏濟生方》);治腳氣腫痛的雞鳴散(《證治準繩》);治瘧疾截瘧七寶飲(《楊氏家藏方》)[8]

炒檳榔焦檳榔功用相似,長於消食導滯[8]。用於食積不消,痢疾裏急後重[8]。但炒檳榔檳榔作用稍強,而克伐正氣作用也略強於焦檳榔,一般身體素質稍強者可選用炒檳榔,身體素質較差者應選用焦檳榔[8]。如治飲食停滯、腹中脹痛開胸順氣丸(《中成藥製劑手冊》)[8]

3.12 檳榔的藥典標準

3.12.1 品名

檳榔

Binglang

ARECAE SEMEN

3.12.2 來源

本品爲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 L.的乾燥成熟種子。春末至秋初採收成熟果實,用水煮後,乾燥,除去果皮,取出種子乾燥

3.12.3 性狀

本品呈扁球形或圓錐形,高1.5~3.5cm,底部直徑1.5~3cm。表面淡黃棕色或淡紅棕色,具稍凹下的網狀溝紋,底部中心有圓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顯疤痕狀種臍。質堅硬,不易破碎,斷面可見棕色種皮與白色胚乳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氣微,味澀、微苦。

3.12.4 鑑別

(1)本品橫切面:種皮組織分內、外層,外層爲數列切向延長的扁平石細胞,內含紅棕色物,石細胞形狀大小不一,常有細胞間隙;內層爲數列薄壁細胞,含棕紅色物,並散有少數維管束。外胚乳較狹窄,種皮內層與外胚乳常插入內胚乳中,形成錯入組織;內胚乳細胞白色,多角形,壁厚,紋孔大,含油滴及糊粉粒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0ml,再加碳酸鹽緩衝液(取碳酸鈉1.91g和碳酸氫鈉0.56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5ml,放置30分鐘,時時振搖,加熱迴流30分鐘,分取乙醚液,揮幹,殘渣甲醇1ml使溶解,置具塞離心管中,靜置1小時,離心,取上清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檳榔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再取氫溴酸檳榔鹼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5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乙酸乙酯-濃氨試液(7.5:7.5:0.2)爲展開劑,置氨蒸氣預飽和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乾,置碘蒸氣中燻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斑點。

3.12.5 檢查

3.12.5.1 水分

不得過10.0%(附錄Ⅸ H一法)。

3.12.6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VI  D)測定。

3.12.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強陽離子交換鍵合硅膠爲填充劑(SCX-強陽離子交換樹脂柱);以乙腈-磷酸溶液(2→1000,濃氨試液調節PH值至3.8)(55:45)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15nm。理論板數按檳榔鹼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3.12.6.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氫溴酸檳榔鹼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流動相製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檳榔鹼重量=氫溴酸檳榔鹼重量/1.5214)。

3.12.6.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五號篩)約0.3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加乙醚50ml,再加碳酸鹽緩衝液(取碳酸鈉1.91g和碳酸氫鈉0.56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3ml,放置30分鐘,時時振搖;加熱迴流30分鐘,分取乙醚液,加入盛有磷酸溶液(5→1000)1ml的蒸發皿中;殘渣乙醚加熱迴流提取2次(30ml、20ml),每次15分鐘,合併乙醚液置同一蒸發皿中,揮去乙醚殘渣加50%乙腈溶液溶解轉移至25ml量瓶中,加50%乙腈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3.12.6.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檳榔鹼(C8H13NO2),不得少於0.20%。

3.12.7 飲片

3.12.7.1 炮製
3.12.7.1.1 檳榔

除去雜質,浸泡,潤透,切薄片陰乾

本品呈類圓形的薄片。切面可見棕色種皮與白色胚乳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氣微,味澀、微苦。

鑑別

(1)本品粉末紅棕色至棕色。內胚乳細胞極多,多破碎,完整者呈不規則多角形或類方形,直徑56~112um,紋孔較多,甚大,類圓形或矩圓形,外胚乳細胞呈類方形、類多角形或作長條狀,胞腔內大多數充滿紅棕色至深棕色物。種皮石細胞呈紡鍾形,多角形或長條形,淡黃棕色。紋孔少數,裂縫狀,有的胞腔內充滿紅棕色物。

鑑別

(2)同藥材

藥材

3.12.7.1.2 炒檳榔

檳榔片,照清炒法(附錄Ⅱ D)炒至微黃色。

本品形如檳榔片,表面微黃色,可見大理石樣花紋。

鑑別

(1)同檳榔

鑑別

(2)同藥材

藥材

3.12.7.2 性味歸經

苦、辛,溫。歸胃、大腸經

3.12.7.3 功能與主治

殺蟲,消積,行氣,利水,截瘧。用於絛蟲病蛔蟲病薑片蟲病蟲積腹痛積滯瀉痢裏急後重水腫腳氣瘧疾

3.12.7.4 用法與用量

3~10g;驅絛蟲、薑片蟲30~60g。

3.12.7.5 貯藏

通風乾燥處,防蛀。

3.12.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4 參考資料

  1. ^ [1]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94.
  3. ^ [3]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64.
  4.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5.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60.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4.
  7.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94.
  8. ^ [8] 龔千鋒主編.中藥炮製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119-12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