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骨

穴位特效按摩 經穴 人體部位名 腕前部腧穴 腧穴學 特定穴 原穴 中醫骨名 鍼灸學 中醫學 手太陽小腸經經穴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àn gǔ

2 英文參考

Wàngǔ,SI4[中國鍼灸學詞典]

carpal[朗道漢英字典]

carpus[朗道漢英字典]

wàngǔ[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I4[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腕骨:1.骨名;2.經穴名。

4 骨名·腕骨

4.1 壅骨、虎骨束骨

腕骨爲骨名[1]。又名壅骨、虎骨束骨[2]。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所指類似現代解剖學同名骨,共8塊[2](古稱6塊[2])。其中豌豆骨系生長肌腱內的籽骨,其他7塊借許多韌帶相連成一整體,上接橈骨,下接掌骨[2]。《黃帝內經靈樞·本輸》:“腕骨,在手外側腕骨之前,爲原。”(指後一個腕骨。)

4.2 第一蹠趾關節骨突

腕骨指第一蹠趾關節骨突[2]。《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太白腕骨之下也。”

5 經穴名·腕骨

穴位腕骨
漢語拼音Wangu
羅馬拼音Wanku
美國英譯名Wrist Bone
各國代號中國SI4
日本4
法國莫蘭特氏IG4
富耶氏IG4
德國DÜ4
英國Si4
美國SI4

腕骨經穴名(Wàngǔ,SI4)[2]。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黃帝內經太素》作完骨[2]。屬手太陽小腸經[2]腕骨手太陽小腸經原穴[2][3]。腕即腕部,骨即骨頭,此穴在腕部骨間,故名腕骨[3]。主治頭痛項強耳鳴耳聾目翳,角膜白斑,目流冷淚,指攣臂痛熱病汗不出,瘧疾脅痛寒熱黃疸感冒耳鳴,指、腕、肘、臂、肩攣痛,糖尿病胃炎膽囊炎精神分裂症坐骨神經痛,腕關節攣痛,驚風瘛瘲五癇,狂惕,口噤鼻塞鼻衄喉痹,頰腫引耳,半身不遂頸項頷腫,肘臂不能屈伸,手腕痛,口腔炎,嘔吐胸膜炎,肘及指關節炎等。

5.1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手太陽小腸者,上合手太陽,出於少澤……過於腕骨腕骨,在手外側腕骨之前,爲原。

5.2 特異性

腕骨手太陽小腸經原穴

5.3 穴名

腕即腕部,骨即骨頭,此穴在腕部骨間,故名腕骨[3]

腕骨爲古解剖名。本穴因其近於腕骨而得名,系小腸經原穴。手外側腕前起骨名腕骨,骨穴同名。楊上善引《明堂》曰:“腕骨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即此起骨爲腕骨,此穴名腕骨。”《醫宗金鑑》有:“手掌外側腕前,起骨下手掌縫陷。”古之腕骨,即今之豌豆骨,穴在其前方凹陷中,故名。[4]

5.4 所屬部位

腕前[5]

5.5 腕骨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腕骨在手掌尺側,當第5掌骨基底與鉤骨之間的凹陷處,赤白肉際[5][6]

腕骨位於腕區,第五掌骨底與三角骨之間的赤白肉際陷中[6]

腕骨位於手掌尺側,當第五掌骨後端與鉤骨所構成關節部上方的凹陷處[6]

腕骨穴在手太陽小腸經中的位置.png

腕骨穴在手太陽小腸經中的位置

腕骨穴的位置.png

腕骨穴的位置

腕骨穴的位置

腕骨穴的位置(手太陽小腸經

腕骨穴的位置

腕骨穴的位置(肌肉

腕骨穴的位置

腕骨穴的位置(骨骼

5.6 取法

腕骨位於腕區,第五掌骨底與三角骨之間的赤白肉際陷中[6]

微握拳,拳心向前,在第5掌骨尺側後下取穴;或由後溪向上沿掌骨直推至一突起骨,於兩骨之間凹陷中取穴[7]

微握拳,掌心向前,在腕前方,三角骨的前緣,赤白肉際取穴

快速取穴:微握拳,掌心向胸,由後溪(握拳,小指掌指關節後有一皮膚皺襞突起,其尖端處即是後溪穴)向腕部推,摸到兩骨結合凹陷處即是腕骨[8]

5.7 穴位解剖

腕骨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手筋膜小指展肌。有腕背側動脈(尺動脈),手背靜脈網。分佈着尺神經手背支。皮膚手背和手掌皮膚移行處,由尺神經手背支和掌支雙重分佈。皮下組織內有尺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針由皮膚、皮下組織筋膜纖維層,入小魚際肌的小指展肌, 該肌由尺神經支支配。

5.7.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小指展肌→豆掌韌帶[8]

皮膚→皮下組織小指展肌[8]

5.7.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尺神經手背支和掌背動脈分佈;深層有尺神經深支和尺動脈分支分佈[8]

有尺神經手背靜脈網通過[8]

5.8 功效與作用

腕骨有疏太陽經邪、清小腸溼熱作用[8]

腕骨有有增液止渴、利膽退黃作用,治脅痛、痙、衄、頰腫、腰痛等證,俱借澤之力也[8]

腕骨祛溼退黃,增液止渴的作用

5.9 治病

腕骨穴主治頭痛項強耳鳴耳聾目翳,角膜白斑,目流冷淚,指攣臂痛熱病汗不出,瘧疾脅痛寒熱黃疸感冒耳鳴,指、腕、肘、臂、肩攣痛,糖尿病胃炎膽囊炎精神分裂症坐骨神經痛,腕關節攣痛,驚風瘛瘲五癇,狂惕,口噤鼻塞鼻衄喉痹,頰腫引耳,半身不遂頸項頷腫,肘臂不能屈伸,手腕痛,口腔炎,嘔吐胸膜炎,肘及指關節炎等。

腕骨穴主治頭痛項強耳鳴耳聾目翳、指攣臂痛熱病汗不出、瘧疾脅痛[8]

腕骨主要用於外感熱病頭面、耳目疾患等:如寒熱黃疸熱病汗不出、瘧疾感冒頭痛項強耳鳴目翳、目流冷淚、指、腕、肘、臂、肩攣痛及糖尿病胃炎膽囊炎精神分裂症坐骨神經痛[8]

腕骨主治頭痛項強目翳耳鳴瘧疾黃疸消渴脅痛,指、腕關節攣痛等[8]

腕骨穴主治驚風瘛瘲五癇,狂惕;口噤,目流冷淚目翳耳鳴鼻塞鼻衄喉痹,頰腫引耳;頭痛半身不遂頸項頷腫,項強,肘臂不能屈伸,指攣臂痛,手腕痛;消渴瘧疾黃疸脅痛熱病汗不出[8]

五官系統疾病:口腔炎,角膜白斑耳鳴

消化系統疾病:嘔吐膽囊炎

其它:胸膜炎,頭痛糖尿病,腕、肘及指關節炎等。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8][8][8],局部酸脹[8],有時針感擴散至手掌部[8]

直刺0.5~1寸[8]

5.10.2 灸法

可灸[8][8][8]

艾條灸5~10分鐘[8]

艾炷灸3~5壯, 艾條灸5~10分鐘。

5.11 配伍

腕骨穴配湧泉傷寒發黃[8]

腕骨大陵間使三間治腕關節炎[8]

腕骨通裏,爲原絡配穴法,有清熱安神定驚的作用,主治高熱驚風,。

腕骨太沖陽陵泉,有清肝利膽的作用,主治黃疸脅痛膽囊炎

腕骨足三裏三陰交,有健脾滋陰增液的作用,主治消渴

腕骨足三裏脾俞胰俞糖尿病[8]

腕骨三焦俞脾俞足三裏太溪,治消渴[8]

腕骨通裏聽宮翳風,治耳鳴、耳聾[8]

腕骨中渚合谷,治手指不能屈伸[8]

腕骨大椎天柱,治頭項強痛[8]

5.12 特效按摩

以一手握另一手掌背,彎曲拇指,垂直下壓後溪穴,每次掐按1~3分鐘,可有效治療頸椎痛、閃腰、頸腰部慢性勞損等症[8]

5.13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痓,互引,腕骨主之。偏枯臂腕發痛,肘屈不得伸。又風頭痛,涕出,肩臂頸痛,項急,煩滿,驚,五指掣不可屈伸,戰怵,腕骨主之。消渴腕骨主之。衄,腕骨主之。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熱病汗不出,脅下痛不得息,頸頷腫,寒熱耳鳴,目冷淚生翳,狂易,偏枯,臂肘不得屈伸,痎瘧頭痛,煩悶,驚風瘛瘲五指掣。

通玄指要賦》:固知腕骨祛黃。

雜病穴法歌》:腰連腿疼腕骨升。

玉龍歌》:腕中無力痛艱難,握物難移體不安,腕骨一針雖見效,莫將補瀉等閒看。

鍼灸大成》:主頭痛驚風

醫宗金鑑》:主治臂腕五指疼痛

5.14 研究進展

5.14.1 腰痛

下巨虛,用導氣手法患者腰部有熱感時出針

5.14.2 增加腸蠕動

現代研究證明,針刺腕骨穴可使蠕動很弱的降結腸下部及直腸蠕動增強[8]

6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8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55.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4. ^ [4]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5.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4.
  6. ^ [6]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0.
  7.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14.
  8. ^ [8]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