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滯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兒科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ī zhì

2 英文參考

indiges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疾病科屬

兒科

4 疾病概述

積滯(indigestion[1])爲病證名[2]。是指因乳食內積,脾胃受損所致,以小兒腹脹腹痛泄瀉便祕嘔吐,爲主要表現的疾病[2]

5 症狀

宿食不消,停積而滯[2]。明·丁風《醫方集宜》:“積滯之病,面色萎黃腹脹浮腫,多睡食少,大便滯澀,小水如油,或吐瀉酸臭,皆積之證也。”

6 病因病機

多由乳食哺養不節,過食生冷、甘肥、堅燥之物,脾胃不能消化,停滯胃腸[2]。外爲風寒所傷,滯而成積[2]。積久不化,則可出現長期低熱不退;發熱時間不規則,或朝熱暮退,或夜重日輕,面黃消瘦;日久失治,則成虛羸[2]

積滯又稱傷食宿食,是小兒常見的慢性胃腸疾病。主要由於內傷乳食,停聚不化,氣滯不行所致。若遷延日久,可轉爲疳證。常見於西醫慢性消化不良、輕度營養不良等疾病。

7 診斷要點

1、有飲食不節病史,以不思飲食,食而不化,腹部脹滿,大便不調爲主要表現。

2、應注意疳證相鑑別。疳證病因及臨牀表現與積滯有類同之處,但疳證的病程較長,消瘦較明顯,病情較重。

8 辨證分析

小兒“脾常不足”,腸胃嫩弱,若乳食不節,餵養不當,均可導致脾胃受傷,運化失職,升降失調,以致乳食停滯不消而成積滯。脾胃受傷,運化失健,則不思乳食;胃氣上逆,則嘔吐酸腐;氣滯不行,故見腹部脹滿;宿食不化,故見大便不調。辨證要分別乳滯、食滯之不同。乳滯者,可見嘔吐乳片,口中有乳酸味,不欲吮乳,腹滿腹痛大便酸臭;傷食者,則嘔吐酸餿殘渣,腹部脹痛拒按納呆厭食大便臭穢。繼之尚須辨別證候寒熱虛實。患兒肚熱腹脹,按之疼痛,夜煩口渴大便臭穢,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厚膩,指紋紫滯,爲實證熱證;腹冷而脹,喜按喜溫,面色I 白或萎黃神疲乏力,不思飲食,大便溏薄,氣味腥酸,小便清長,脣舌淡白,苔白厚膩,脈象細弱,指紋淡滯,爲虛證寒證;如果兩者兼有,爲虛實夾雜證。總的治療原則,實者以消導爲主,虛者則補消兼施。乳食積滯而脾胃不甚虛弱者,可用消食導滯法;積滯較重,腹脹拒按大便祕結者,則用攻下積滯法;若積滯脾虛者,則用消中補法;而脾胃虛弱而有積滯者,則用補中兼消法

9 辨證分型

9.1 積滯·脾虛夾積證

積滯·脾虛夾積證(indigestion with syndrome of malnutrition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2])是指脾氣虛弱,運化無力,因虛致積,以大便溏薄,日行2~3次,夾有乳片或食物殘渣嘔吐酸腐,不思飲食,食則飽脹,脘腹脹滿,神疲乏力面色萎黃,脣色淡,形體消瘦,夜寐不安,舌淡紅,苔白膩,脈細而滑或指紋淡紅爲常見症的積滯證候[2]

9.2 積滯·乳食積滯證

積滯·乳食積滯證(indigestion with syndrome of milk and food stagnation[2])是指乳食內積,氣機鬱結,以腹部脹實,或時有疼痛,面黃肌瘦,煩躁多啼,夜臥不安納呆,或嘔吐酸腐,小便短黃或如米泔,大便酸臭或溏薄,或兼有低熱,舌紅,苔膩,脈象滑數,指紋紫滯爲常見症的積滯證候[2]

10 辨證論治

宜消積導滯以治標,補脾理氣以治本[2]。治標,積滯輕用保和丸加減,積滯重而大便祕結不通者,用小承氣湯攻下宿食;治本用異功散化裁[2]

鍼灸可取足三裏關元內庭等穴[2]

按摩分陰陽,推三關,退六腑,推補脾土,掐四橫紋[2]

10.1 乳食壅積

10.1.1 證見

指紋紫滯。

10.1.2 治法

10.1.3 方藥

1、主方:保和丸朱丹溪丹溪心法》)加減處方山楂10克,神曲10克,谷、麥芽各10克,陳皮6克,法半夏6克,茯苓10克,砂仁3克(後下),香附6克,布渣葉10克。水煎服,每消乳消食,導滯和中。夜臥不安煩躁多啼,食慾不振,或嘔吐酸餿乳食,腹部脹實,或時有腹痛大便酸臭或臭穢,或伴低熱。舌苔厚膩,脈象弦滑,日1劑。嘔吐者,加竹茹10克。腹痛者,加木香6克(後下),白芍10克。發熱者,加黃連6克、連翹10克。大便祕結者,加大黃6克(後下),積實10克、萊菔子10克。

2、中成藥

⑵減。

山楂麥曲沖劑,口服,每次1/2~1包,每日3次。

3、單方驗方藿香三仙湯(李成業等《百病實用祕驗方》)處方藿香10克,陳皮6克,焦山楂15克,焦建曲15克,焦麥芽15克,萊菔子10克,枳實10克,厚朴10克,木香4克,姜半夏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10.2 脾虛夾積

10.2.1 證見

面色萎黃,睏倦無力,夜睡不安,不思乳食,食則飽脹,腹滿喜按嘔吐酸餿乳食,大便溏薄酸臭,脣舌色淡,舌苔白膩,脈沉細而滑,指紋青淡。

10.2.2 治法

10.2.3 方藥

1、 主方:健脾丸汪昂醫方集解》)加減處方黨蔘12克,白朮9克,茯苓12克,陳皮6克,麥芽10克,山楂10克,神曲6克,雞內金6克,枳實6克。水煎服,每日1劑。嘔吐者,加法半夏6克、丁香6克、生薑2片。腹痛者,加砂仁3克(後下),木香6克(後下)、乾薑3克。寒甚者,合用理中湯

2、 中成藥

小兒健脾散,口服,1~3歲每次1/4瓶,3~5歲每次1/3瓶,5~小兒喜食片,口服,1~3歲每次2~3片,3~5歲每次3~5片,59歲每次半瓶,每日2~3次。歲以上酌量增加,每日3次。

3、 單方驗方:三仙四君湯(肖旭騰驗方處方黨蔘12克,白朮9克,茯苓12克,藿香9克,陳皮6克,柴胡6克,雞內金9克,麥芽15克,山楂15克,神曲10克,獨腳金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健脾助運,消補兼施。保和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小兒香橘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週歲以內小兒用量酌

10.3 其他療法

1、 外治法神曲麥芽山楂各10克,萊菔子雞內金各6克,各藥烘乾後共研爲細末,加入澱粉1~3克,用開水調成糊膏,紗布包裹,於晚上敷貼神闕穴,次晨取下。每日1次,5次爲一個療程。積滯甚者,加陳皮6克、酒大黃6克。噁心嘔吐者,加法半夏藿香枳殼各6克。脾胃虛弱者,加黨蔘山藥白朮各10克。

2、鍼灸療法針刺四縫足三裏中脘脾俞胃俞等穴。

3、捏脊療法部位從長強大椎穴。方法:以兩手指背橫壓在長強穴部位,向大椎穴推進,同時以兩手拇指與食指合力,將皮膚肌肉捏起,交替向上,直到大椎,作爲1次。連續推捏6次。在推捏第5、6次時,醫者用隱力將患兒腰部肌肉提起,每次提5下。捏完後再以兩拇指命門腎俞左右推壓3下。每天1~2次。捏脊具有理脾胃、消疳積、疏通經絡之功效。

4、飲食療

⑴雞胗粉粥:雞內金6克,幹桔皮3克,砂仁1.5克,粳米30克,白糖適量。將前3味藥打成細粉,調入粳米所熬成的粥內,加適量白糖,分次服之。

消食散谷芽麥芽山楂白朮枳殼檳榔各等份,共研爲細末,以紅糖開水或紅糖米湯沖服,每次服1.5克,每日2次。

11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3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