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氣

行鍼 針刺方法 鍼灸學 中醫學 中醫治療學 刺法 刺法灸法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é qì

2 英文參考

needling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arrival of qi[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得氣:1.針刺術語;2.針刺後,邪氣得以疏泄;3.用藥的規則。

4 針刺術語·得氣

得氣(arrival of qi)是指進行鍼刺時,患者所產生的酸、麻、重、脹、疼痛觸電反應針感以及醫者刺手手下的沉緊等感覺[1]。近人又稱針感[2]。《黃帝內經靈樞·終始》:“堅拒勿出,謹守勿內(納),是謂得氣。”

4.1 得氣與否的識別

當感應產生時,醫者會感到針下有徐和或沉緊的感覺;同時患者會在針刺的部位出現相應的酸、麻、脹、重等,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擴散傳導[2]。《標幽賦》:“輕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餌之沉浮;氣未至也,如閒處幽堂之深邃。”《醫學入門》指出:“如針下沉重脹滿者,爲氣已至,若患人覺痛則爲實,覺酸則爲虛。如針下輕浮虛活者,氣猶未至。”

4.2 得氣的意義

歷代鍼灸醫家都十分重視針刺的得氣,認爲“刺之要,氣至而有效”(《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3]。《金針賦》:“氣速效速,氣遲效遲。”如已得氣,則應“密意守氣勿失”(《黃帝內經靈樞·小針解》)[3]。如未得氣,可採取候氣催氣方法,促使得氣[3][3]

4.3 影響針感的因素

目前,對得氣理解,大多着重於受針者的感覺,稱爲針刺感應[3]。不同針感的出現,與患者體質、病情和部位特點有關[4]。如肌肉豐厚的部位,多出現酸脹感和針下沉緊感,神經分佈的部位,多出現痠麻感;感覺遲鈍的部位,多出現脹重感;四肢末端和敏感的部位,多出現疼痛[4]

凡進行鍼刺治療,一般均要求有適當的針感,才能獲得預期的療效[4]

5 針刺後,邪氣得以疏泄

得氣指針刺後,邪氣得以疏泄[4]。《黃帝內經靈樞·熱病》:“索氣於胃胳(通絡),得氣也。”

6 用藥的規則·得氣

得氣治病時,必須掌握天時氣候,以及人的臟腑生化關係而用藥[4]。《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陰之主,先甘後減,……佐以所利,資以所生,是謂得氣。”

7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7.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99.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6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