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桐皮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è tóng pí

2 註解

浙桐皮

浙桐皮

Cortex Zanthoxyli Ailanthoidi

(英)Ailanthus-like Pricklyash Bark

別名 椿椒、鼓釘樹、海桐皮

來源 爲芸香科植物樗葉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et Zucc.的樹皮。

植物形態 喬木,高3~10m,樹幹和枝有釘刺。單數羽狀複葉;小葉9~23,厚紙質,對生,矩圓形至長橢圓形,長7~13cm,寬2~4cm,頂端漸尖,基部圓形,稍不對稱,邊緣有淺鈍鋸齒,上面齒縫間有1透明腺點,下面蒼綠色,有稀疏腺點。傘房狀圓錐花序頂生;花小,單性,淡綠色,5數;雄花雄蕊藥隔頂端有1腺點,退化心皮短小。骨突果紅色,頂端有短喙。種子棕黑色,有光澤。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於密林或路旁溼地。產於浙江。

採製 夏季剝取樹皮,將釘刺向內折,曬乾

性狀 樹皮薄板狀或捲曲,厚1.5~3mm。外表面黑灰色或淡黑灰色,並有灰白色斑紋,多皺縮縱條紋及縱向凹紋,有乳頭狀釘刺;內表面黃棕色,有細密縱紋。質硬脆,斷面纖維性。氣微,味微苦。

化學成分 樹皮含衡州烏藥鹼(laurifoline)、茵芋鹼(skimmianine)及木蘭鹼(magnoflorine)。

性味 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 祛風溼,通經絡。用於腰膝疼痛頑痹、疥癬。

附註 同屬植物朵椒Z.molle Rehd.的樹皮同作浙桐皮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