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篾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ī bǎ miè

2 出處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3 拼音名

Yì Bǎ Miè

4 別名

烏蘞莓,嘿嗎野(傣名)

5 來源

葡萄科植物一把篾的根或藤。全年可採。切片曬乾

6 形態

常綠藤本,有卷鬚。莖藤棕黑色,表面有黃色腺點;韌皮纖維長而結實,可成束撕開。掌狀複葉,有長柄,小葉長5~12釐米,寬2~3釐米,略呈鐮刀狀彎曲,邊緣有鋸齒。復傘房花序腋生,綠色。漿果,大如豌豆,熟時棕紅色。

7 生境分佈

生於林中潮溼處。

8 性味

痠麻,寒。

9 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散瘀活血,祛風溼。治膀胱炎尿道炎風溼骨痛跌打損傷蛇咬傷,瘡癤腫毒。

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11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一把篾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