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心病證治

中醫病證名 臟腑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ǎo ér xīn bìng zhèng zhì

2 註解

小兒心病證治爲兒科五臟病證治之一[1]心主驚,故病多驚悸哭叫,手足動搖,神亂不安等[1]心熱壯熱,心胸熱,口中氣熱,欲就冷,目上竄,目內赤,合面而睡,咬牙,欲言不能[1]。實則發熱,煩渴,叫哭,喜仰臥,驚搐[1]。治宜清心瀉熱,用瀉心湯導赤散[1]。如心火亢盛,心中煩熱;火擾心神,急躁驚惕,宜清心鎮驚,用涼驚丸[1]心火上炎,舌赤糜爛;火灼津傷,舌絳煩渴,宜清心生津,用導赤散增液湯[1]。火犯陽絡血熱妄行衄血咳血,宜涼血止血,用犀角地黃湯[1]痰火擾心心煩心悸,易驚易搐,宜豁痰寧心,用黃連溫膽湯琥珀抱龍丸[1]痰迷心竅神昏呆滯,喉中痰鳴,宜化痰開竅,用蘇合香丸,或牛黃清心丸[1]心血瘀阻心悸肢冷,舌紫脈澀,指紋紫暗,宜活血消瘀,用丹蔘飲桃仁紅花蘇木蒲黃[1]。虛則臥而悸動不安;如血不養神,神不內斂,悸而易驚,脈細促而舌淡,宜養心復脈,用復脈湯[1]。陰不制陽,虛熱內生,低熱盜汗五心煩熱,脈細數,宜育陰潛陽,用三甲復脈湯[1]心氣不足,鼓動無力,心悸少氣而汗出,宜補心益氣,用獨蔘湯生脈散[1]心陽暴脫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用參附龍牡湯[1]。《育嬰家祕》:“心主血脈,色者血之萃,脈者心之合也,如色見紅潤,脈來大數者,此心氣有餘之象,其兒易養。”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4.

治療小兒心病證治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