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豆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ū dòu wán

2 《朱氏集驗方》卷三

2.1 方名

烏豆丸

2.2 組成

黑豆2粒(用黃柏1兩,銼,炒3次,搗少時,再炒),白豆2粒(用黃柏2兩,同前法制),母丁香3粒,穿心巴戟1條(去心),白蒺藜21粒,沙苑蒺藜1捻。

2.3 主治

刺痛

2.4 用法用量

作1服,冷鹽酒以漉豆腐羹壓之。

2.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酒糊爲丸,硃砂麝香爲衣,如綠豆大。

3 方出《外臺》卷三十四引《救急方》,名見《普濟方》卷三五二

3.1 方名

烏豆丸

3.2 組成

烏豆(肥大者)。

3.3 主治

產後羸瘦不復。

3.4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1日2次,以酒送下。

3.5 製備方法

淨拭,熬熟,如造豆黃法,去皮,搗爲屑,下篩,以臘月豬脂成煉者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