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道造影檢查

化驗及醫學檢查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èi cháng dào zào yǐng jiǎn chá

2 操作名稱

胃腸道造影檢查

3 適應

1.胃腸道鋇劑造影檢查  胃腸道造影能顯示其內腔和粘膜皺襞、形態功能等,對胃腸道常見病,如潰瘍、癌腫等,有重要診斷價值。儘管CT、MRI等新影像技術最近已應用於胃腸道腫瘤檢查,鋇劑造影仍是胃腸道腫瘤檢查的首選和主要方法。亦可藉助胃腸道的位置和形態改變,對腹內腫塊可作出定位診斷。能判斷消化道癌腫的浸潤範圍與程度,可估計手術切除的可能性,亦可作爲對胃腸道病變治療過程中的療效隨訪觀察。

2.藥物輔助造影檢查,是利用某些藥物改變胃腸道功能或消除某些功能異常,達到詳盡顯示病變的目的。例如用抗膽鹼藥鹽酸山莨菪礆,降低胃腸道張力,有利於顯示胃腸道粘膜面的細微結構及微小病變;用於消除胃腸道痙攣,使某些異常如潰瘍龕影得以顯示;幫助鑑別狹窄是痙攣性還是器質性。

3.胃腸道血管造影對診斷胃腸道血管病變、腫瘤浸潤等都具有診斷價值。

4 禁忌

腸道穿孔、大量出血腸梗阻等。

5 準備

患者鋇餐檢查前一天晚飯後禁食,次晨空腹至放射線科接受檢查。如不禁食,胃內容物可影響胃腸形態的觀察;服某些藥物則可影響胃腸道功能幽門梗阻患者,應先洗胃,抽淨胃內容物後再檢查

6 操作方法

1.鋇劑造影檢查

(1)按檢查範圍可分爲:

①上胃腸道造影: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及上段空腸;

小腸系造影:可在上胃腸道造影后每隔1~2小時檢查一次,用於空、迴腸及回盲部的檢查

結腸造影;分爲鋇劑灌腸造影及口服法鋇劑造影,前者爲檢查結腸的基本方法

(2)按造影方法可分爲傳統鋇劑造影法和氣鋇雙重造影法。

傳統鋇劑造影法包括:

A.粘膜法:應用少量鋇劑以顯示粘膜皺襞形態結構,爲粘膜像;

B.充盈法:應用較多鋇劑使受檢部位完全充盈,顯示其輪廓、形狀蠕動等,爲充盈像;

C.加壓法;適當壓迫受體檢部位,推開較多的鋇劑以顯示病變的某些特徵,爲加壓像。

②氣鋇雙重造影法;簡稱雙重造影,是先後引入氣體鋇劑,使受檢部之粘膜面均勻塗布一層鋇劑氣體則使管腔膨脹,以顯示粘膜面的細微結構及微小異常。

(3)小腸灌鋇造影:爲了檢查小腸還可用小腸灌鋇造影。將十二指腸導管置於十二指腸遠端,在透視下於5~6分鐘內灌注低濃度鋇劑500~600ml,觀察小腸情況。一般20~30分鐘到達回盲部;多注入氣體並用抗膽鹼藥行低張雙對比造影。

2.血管造影

動脈造影主要用於鋇劑檢查無所發現的胃腸道出血和和腫。在急性大出血和腹部外傷出血可立即確定出血部位,以便迅速行血管栓塞治療或手術治療。

造影方法是以經股動脈穿剌,在透視監視下,將特殊曲度的導管插入腹腔動脈腸繫膜動脈腸繫膜動脈,注入造影劑,快速連續攝影,可顯示血管發育異常和腫瘤的異常血管,如有大出血可見造影劑血管逸出。這種將導管放入主動脈一級分支的方法爲選擇性動脈造影(selective arteriography)。發將導管放入第2~3級分支如胃十二指腸動脈、右結腸動脈等,爲超選擇性血管造影(superselective angiography)。造影劑量可以大爲減少,顯影更爲清楚。

門靜脈造影:對於門靜高壓、食管或胃靜脈曲張的患者,可作門靜脈造影以及顯示側支循環的走向和程度,爲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資料,也可作療效的追蹤觀察。

3.肌肉注射新斯的明或口服胃復安滅吐靈)可以增強胃腸道緊張力,促進蠕動,在小腸檢查時可縮短鋇劑運行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1~2小時)觀察全部小腸。將甘露醇混合在鋇劑內服用,也能使鋇劑較快地通過小腸,縮短檢查時間。

7 注意事項

應強調的是醫用硫酸鋇不得混有可溶性鋇化物如硫化鋇氯化鋇等。應用前依造影要求將鋇劑加水調製成不同濃度的混懸液。有胃腸道穿孔時禁用。

腸道鋇劑造影應注意以下三點;

1.透視與照片結合,透視可從各個角度觀察胃腸道影像攝影除用於記錄透視所見外,更有利於微小病變的顯示;

2.形態功能並重,形態變化爲診斷的主要依據,但功能變化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3.觸診的使用,按摩及加壓可造成胃腸道的不同充盈狀態,觸知胃腸道管壁是柔軟或僵硬、有無腫塊、壓痛及移動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