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頭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ū tóu

2 《*辭典》:蘇頭

2.1 出處

《四川中藥志

2.2 拼音名

Sū Tóu

2.3 別名

紫蘇兜(《四川中藥志》)。

2.4 來源

脣形科植物皺紫蘇、尖紫蘇白蘇的根及近根的老莖。秋季採收,將紫蘇白蘇全株拔起,切取根頭,抖淨泥沙,曬乾

2.5 形態

植物形態詳"紫蘇葉"及"白蘇子"條。

2.6 生境分佈

產四川、湖南、江蘇等地。

2.7 性狀

乾燥的根頭,上有鬚根,但末端多已折斷,地上莖稈長約3~5釐米,自切口的斷面可見白色髓心。有紫蘇香氣;但不甚濃。以莖老、頭大、鬚根少、氣香者爲佳。

2.8 炮製

以水潤軟後,切片曬乾

2.9 性味

滇南本草》:"味辛,性溫,無毒。"

2.10 歸經

《四川中藥志》:"入肺、脾二經。"

2.11 功能主治

①《滇南本草》:"洗瘡,去風。"

②《四川中藥志》:"除風散寒,祛痰降氣。治咳逆上氣,胸膈痰飲,頭暈身痛鼻塞流涕。"

2.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4錢。外用:煎水洗。

2.13 注意

《四川中藥志》:"體虛無外感者忌用。"

2.14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