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鬱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ī yù tāng

3 功能主治

治因雨露所襲,或嵐氣所侵,或坐臥溼地,或汗出衣衫,皆爲溼鬱,其狀身重而痛,倦怠嗜臥,遇陰寒則發,脈沉而細緩者。

4 用法用量

上藥,加生薑5片,水煎服。

5 摘錄

證治準繩·類方》卷二

6 《準繩·類方》卷二

6.1 方名

溼鬱湯

6.2 組成

蒼朮3錢,白朮1錢,香附1錢,橘紅1錢,厚朴薑汁炒)1錢,半夏(制)1錢,白茯苓1錢,撫芎1錢,羌活1錢,獨活1錢,甘草5分。

6.3 主治

因雨露所襲,或嵐氣所侵,或坐臥溼地,或汗出衣衫,皆爲溼鬱,其狀身重而痛,倦怠嗜臥,遇陰寒則發,脈沉而細緩者。

6.4 用法用量

上加生薑5片,水煎服。

7 丹溪心法》卷三

7.1 方名

溼鬱湯

7.2 組成

白芷蒼朮川芎茯苓

7.3 主治

溼鬱,周身走痛,或關節痛,遇陰寒則發,脈沉細。

7.4 附註

本方爲原書六鬱湯之一。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