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下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ùn xià wán

2 丹溪心法》卷二:潤下丸

2.1 處方

南星30克 半夏60克(各依橘紅製法)黃芩30克 黃連30克 甘草(炙)30克 橘紅250克(以鹽15克,水化拌令得所,煮幹焙燥)

2.2 製法

爲末,蒸餅爲丸,如綠豆大。

2.3 功能主治

化痰清火。治痰火內鬱咳嗽痰黃,胸膈痞悶,脈滑而沉者。

2.4 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白湯下。

2.5 摘錄

丹溪心法》卷二

3 證治匯補》卷二:潤下丸

3.1 處方

南星30克 半夏90克 黃芩 黃連各30克 橘紅15克 白礬90克

3.2 製法

上藥研爲細末,薑汁竹瀝和丸,如梧桐子大。

3.3 功能主治

化痰清火。治痰火鬱於腸胃,脈滑而沉,變生百病。

3.4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溫開水送下。

3.5 摘錄

證治匯補》卷二

4 幼科發揮》卷四

4.1 方名

潤下丸

4.2 組成

陳皮(去白,淡鹽水浸泡,刮銼,炒)2錢,枳殼(炒)1錢,桔梗1錢,大半夏(薑湯泡7次)1錢,甘草1錢,蘇子(炒)1錢,萊菔子(炒)1錢,白茯苓1錢。

4.3 主治

小兒痰嗽,固痰甚氣弱不可下者。

4.4 用法用量

上爲末,神曲糊丸,如黍米大。白湯送下。

5 痧症全書》卷下

5.1 方名

潤下丸

5.2 組成

大黃酒制)4兩,黑醜(炒,頭末)2兩。

5.3 功效

潤腸,兼利小便

5.4 主治

大腸燥實,二便祕結,痧毒壅盛者。

5.5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多至2錢,燈心湯送下。

5.6 製備方法

上爲末,牙皁煎汁爲丸,如鳳仙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