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刺藤葉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ài cì téng yè

2 《*辭典》:麥刺藤葉

2.1 出處

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

2.2 拼音名

Mài Cì Ténɡ Yè

2.3 別名

雞勾札

2.4 來源

豆科植物含羞草葉黃檀的葉。夏、秋採集。

2.5 形態

落葉本質藤本,高4~8米。樹皮棕色,密生皮孔。羽狀複葉;小葉31~41,矩圓形,長12~20毫米,寬3~5毫米,兩端圓,兩面疏生白柔毛;托葉早落。圓錐花序腋生;小苞片早落;萼鍾狀,萼齒5,不等,下面一齒披針形,最長,餘4齒卵形,均有毛;花冠白色:雄蕊單體子房有微毛。莢果橢圓形,長3~5釐米,寬約1釐米。

2.6 生境分佈

生於山溝林下或灌叢。分佈於浙江、扛西、湖北、湖南、四川、雲南等地。

2.7 功能主治

消炎,解毒。治疔瘡,癰疽,竹葉青蛇咬傷蜂窩織炎

2.8 用法用量

外用:鮮根或根皮搗敷。內服:煎湯,3~5錢。

2.9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