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真

僧侶 人物百科 唐代 中醫學家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àn zhēn

2 英文參考

Jianzhe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鑑真(688~763年),唐代高僧[1] ,醫家。俗姓淳于,廣陵江陽(今江蘇江都)人。十四歲時於大雲寺爲沙彌,就高僧智滿禪師學佛,後又赴長安從弘景法師受具足戒,先後達三年,遂返揚州,學識淵博。日本僧人榮睿、普照來華學佛留學,並敦請鑑真赴日傳佛。鑑真欣然應允,並克服種種困難,先後六次始獲成功。他攜帶佛經、佛具及佛象,於天寶十二年(753年)抵日本。此時鑑真雙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揚佛法,傳播中國文化並以其豐富之經驗,講授醫藥知識,特別是他所帶之香料藥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東大寺正倉院仍保存有其遺蹟。嘗治癒光明皇太后及聖武天皇之病。日本曾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號,日本人民譽他爲“過海大師”。其著作有《鑑上人祕方[1] ,惜未見流傳。

4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