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泡

藥物敷貼法 外治法 中醫治法 鍼灸學 中醫學 天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ā pào

2 註解

發泡外治法之一[1]。亦稱起泡、提泡[1]。用具有刺激性的藥物敷貼於特定部位上,使之發泡治法[1]。如硃砂巴豆膏印堂穴白喉斑蝥研粉,放於小膏藥中心,貼項兩側(患左貼右,患右貼左)治急性扁桃體炎(貼後三四小時起皰,以消毒針挑破,擠出黃水,塗以紅汞[1]毛茛天南星威靈仙回回蒜等的鮮根,搗爛,取如黃豆大一小粒外敷,也能發泡。但發泡藥不能誤入眼內,免受損害。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52.

有發泡作用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