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交腸病

疾病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婦產科疾病 中醫婦科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ǎn hòu jiāo cháng bìng

2 英文參考

puerperal recto-urethral fistul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產後交腸病爲病證名[1]。又名差經[1]。《濟陰要旨》所描述之交腸病,當是指由於產傷造成的陰道直腸痿症,因而有大小便易位而出的情況。

4 症狀及治療

鄭玉峯《濟陰要旨》:“產後交腸病,又謂之差經大小便易位而出。幹糞結燥不行,方用潤腸湯麻黃大黃、生地、熟地、升麻當歸尾、桃仁紅花甘草)治之。如大便溏薄,而從小便出者,宜五苓散調氣散木香香附人蔘陳皮藿香甘草厚朴)加阿膠末,沸湯調服。”

本病相當於產傷造成的陰道直腸瘻等[1]。現多采用手術修補[1]。也可結合中西藥治療[1]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9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