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漏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á lòu

2 註解

牙漏爲病證名[1]。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又名齒漏[1]。多由火鬱水虧,陽明氣血阻滯所致,或繼其他齒牙疾患久不愈而成[1]。症見齒縫出膿血,經久不愈,甚則齒落[1]。《咽喉經驗祕傳》:“牙漏牙槽久不愈,縫中出白膿,極難調治,甚則牙落。”治法:初宜解鬱清火[1]。初起可選用昇陽散火湯加減,久不愈者可予六味地黃湯加減[1]。或以食鹽裝於新鮮竹管內,於炭火上燒紅,取出待冷,去竹將鹽研細,每日擦漏牙上,緩緩取效[1]。宜保持口腔清潔[1]。本病即今之根尖瘻管[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5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