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葉樹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āng yè shù

2 《*辭典》:香葉樹

2.1 出處

《廣西藥植名錄》

2.2 拼音名

Xiānɡ Yè Shù

2.3 別名

冷青子、千金樹(《廣州植物誌》),上冬青(《廣西藥植名錄》),小粘葉臭油果(《雲南中草藥選》)。

2.4 來源

樟科植物香葉樹的樹皮、葉。全年可採。樹皮應颳去粗皮,曬乾

2.5 形態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4~10米。單葉互生,具短柄;葉片厚革質,橢圓形、卵形或闊卵形,長5~8釐米,寬3~5釐米,基部通常闊楔形,先端漸尖或短尾尖,上面無毛,光澤,下面疏生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腋生,單生或成對,具短梗;苞片被毛,早落;花黃色,直徑4.5~8毫米,有毛;雄花花被裂片6,卵形,長約2.5毫米;雄蕊9,花葯2室,全內向瓣裂,核果卵形,長約8毫米,熟時紅色,位於一小花被杯內。花期3~4月。果期9~10月。

2.6 生境分佈

生長於丘陵和山地下部的疏林中。分佈雲南、四川、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臺灣等地。

2.7 性味

《雲南中草藥選》:"澀微苦,溫。"

2.8 功能主治

①《廣西藥植名錄》:"祛風,散熱,殺蟲。治瘡疥。"

②《雲南中草藥選》:"止血接骨,生肌,消炎。治外傷出血骨折跌打損傷,瘡癤。"

2.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2.10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