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液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án

2 英文參考

slobber[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saliva[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ptyalo-[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tysm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al.[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ial-[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ialo-[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ial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涎爲五液之一[1]。又稱口津[1]。俗稱哈喇子、口水[2]。涎爲脾液[2]。涎與唾合稱涎唾唾液[2]。具有滑潤口腔和幫助消化作用[2]。《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脾爲涎。”脾胃正常則津足,口中和,不燥不渴,食而知味[2]脾胃虛寒冷涎上湧,口淡泛惡;胃火熾盛則涎少口燥;脾胃溼熱或內有蟲積中風癲癇病發,亦每致口角流涎[2]。《黃帝內經靈樞·口問》:“胃中有熱則蟲動,蟲動則胃緩胃緩廉泉開,故涎下。”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34.
  2. ^ [2] 曲黎敏.從頭到腳說健康[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8:63.

你知道嗎?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