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質肉芽腫病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í xià zhī zhì ròu yá zhǒng bìng

2 概述

本病又名Rothmann-Makai綜合徵。1984年Rothmann首次報告,1928年Makai命名本病爲皮下脂質肉芽腫病。本病罕見,主要發生兒童。有認爲其是結節性脂膜炎的一型。

3 診斷

本病好發於兒童結節散在,消退後無萎縮和凹陷,無全身症狀

4 治療措施

本病有自愈傾向,急性發作時治療方案可參照結節性脂膜炎

5 病因學

雖有作者認爲外傷血管損傷與本病發病有關,但這可能僅爲誘因,其確切的病因尚不清楚。

6 病理改變

早期的病理改變爲脂肪小葉的急性炎症。有脂肪細胞變性壞死,並有嗜中性粒細胞組織淋巴細胞浸潤。晚期發生纖維化。由於脂肪細胞大多壞死組織內可出現大小不一的囊腔,囊壁爲結締組織,內有鈣鹽沉着。

7 臨牀表現

基本損害爲結節斑塊結節通常爲0.5—3cm大小,但大者也可達10—15cm。質較硬,表麪皮色呈淡紅色或政治家皮色。主觀感覺缺如,僅具輕壓痛。結節數目不等,散在分佈於面部、軀幹和四肢,其中以發生大腿伸側者更爲常見。結節持續6個月至1年後逐漸隱退,且不留萎縮和凹陷。少數病例的結節可持續數年。無發熱等全身症狀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