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寄生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ù lán jì shēng

2 拼音名

Mù Lán Jì Shēnɡ

3 別名

楓木寄生、廣東寄生

4 來源

藥材基源:爲桑寄生科植物木蘭寄生的帶時莖枝。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axillus limprichtii (Grunining) H.S.Kiu[Loranthus limprichtii Gruning;L.kwangtungensis Merr.;Taxillus kwangtungensis (Merr.) Danser]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紮成束,晾乾或鮮用。

5 形態

灌木,高1-1.3m。嫩枝密被黃褐色星狀毛,小枝灰褐色,無毛,具散生皮孔。葉對生或近對生,革質;葉柄長5-12mm;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倒卵形,常稍偏斜,長4-12cm,寬2.5-6cm,先端圓鈍,基部楔形,常稍下延,兩面無毛;側脈4-5對。傘形花序,1-3個腋生或生於小枝已落葉腋部,具花3-6朵,總花梗長3-5mm,花序和花均被黃褐色星狀毛,稍後毛漸稀疏;花梗長約3mm;苞片卵形,長約1mm;花紅色或橙色;花托長卵球形,長1.5-2.5mm;副萼環狀;花冠花蕾時管狀,長2.7-3cm,稍彎,下半部膨脹,頂部橢圓狀,裂片4枚,披針形,長約9mm,反折雄蕊4;花柱線狀,柱頭頭狀。漿果橢圓形,兩端鈍圓,果皮具小瘤體,被疏毛,成熟時長約7mm,直徑3-4mm,淺黃色或淡紅黃色,無毛。花期10月至翌年3月,果期6-7月。

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40-1300m的山地闊葉林中,寄生於樂東木蘭、金葉含笑、楓香、檵木、油桐、樟樹、香葉樹、慄、錐慄梧桐等植物上。

資源分佈分佈於華南、西南及江西、福建、臺灣、湖南等地。

7 性味

苦;甘;微溫

8 歸經

肝;腎經

9 功能主治

補肝腎;祛風溼;安胎。主腰膝痠痛風溼痹痛;胎漏下血胎動不安

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11 摘錄

《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木蘭寄生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