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

病毒 生物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kè lǐ mǐ yà -gāng guǒ chū xuè rè bìng dú

2 英文參考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4 英文名稱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5 分類類型

7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的基本特性

新疆出血熱病毒布尼亞病毒科內羅畢病毒屬(Nairovirus)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的一個型,是從我國新疆塔里木地區出血熱病人的血液、屍體的肝、脾、腎、淋巴結以及在疫區捕獲的硬蜱中分離到的。其形態結構和抵抗力等與引起腎綜合徵出血熱(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漢坦病毒相似,但抗原性傳播方式和致病性等均與HFRS病毒不同。小白鼠、乳鼠對此病毒高度易感,可用於病毒分離傳代。該病毒不是布尼亞病毒科漢坦病毒屬的成員,而歸屬於布尼亞病毒科內羅畢病毒屬(Nairovirus),是克里米亞-剛果(Crimean-Congo)出血熱病毒的一個型。

新疆出血熱是一種自然疫源疾病,主要分佈於有硬蜱活動荒漠和牧場。牛、羊、馬、駱駝等家畜及野兔、刺蝟和狐狸等野生動物是儲存宿主傳播媒介爲亞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實驗觀察到蜱可經卵傳遞病毒,因此蜱也是新疆出血熱病毒儲存宿主

新疆出血熱發生有明顯的季節性,每年4~5月爲流行高峯,這與蜱在自然界的消長情況及牧區活動的繁忙季節相符合。人被攜帶病毒蜱叮咬感染潛伏期7天左右,起病急驟,有發熱頭痛、睏倦乏力嘔吐症狀。病人早期面部、胸部皮膚潮紅,繼而在口腔粘膜及其他部位皮膚出血點。嚴重病人有鼻出血嘔血血尿、蛋白尿甚至休克等。病後第6天血清中可出現中和抗體,第14天達高峯,並可維持5年以上;補體結合抗體至第2周纔出現,且上升緩慢,滴度也低。病後免疫力持久。

我國已研製成功新疆出血熱疫苗,系採用感染乳鼠腦組織後精製而成,在牧區試用的初步結果表明安全有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