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那花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ū nà huā

2 《*辭典》:拘那花

2.1 出處

植物名實圖考

2.2 拼音名

Jū Nà Huā

2.3 別名

九芎(《臺灣府志》),苞飯花(《植物名實圖考》),九荊(《植物名匯》)。

2.4 來源

千屈菜科植物拘那花的花或根。

2.5 形態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8米;樹皮白色。葉對生或近對生,上部的互生,矩圓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4~8釐米,寬2~4釐米,全緣。圓錐花序頂生,花序軸被微柔毛;花白色,直徑約1釐米;花萼半球形,外面具10~12條稍微凸起的縱肋,無毛,頂端5~6淺裂;花瓣5~6,近圓形,呈皺縮狀,邊緣有不規則的缺刻,基部具長爪;雄蕊多數,生於萼筒基部,通常外輪5枚較長;子房上位蒴果近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4~5瓣裂,直徑約7毫米。花期6~7月。

2.6 生境分佈

分佈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地。

2.7 化學成份

木材水分10.29%、灰分1.11%、總氮0.149%、木質素29.91%、纖維素51.01%、戊聚糖16.80%。

葉含鞣質約15%(乾重)和並沒食子酸。

2.8 性味

植物名實圖考》:"花,味淡微苦。"

2.9 功能主治

①《植物名實圖考》:"敗毒,散瘀。"

②《中國藥用植物綱要》:"根煎服治麻刺利亞(瘧疾)。"

2.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2.11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