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電療法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ìng diàn liáo fǎ

2 英文參考

convective discharge

franklinism

Zranklinization

3 操作名稱

靜電療法

4 適應

全身靜電療法適用於神經症失眠、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更年期綜合徵腦震盪後遺症、神經血管頭痛高血壓病早期、低血壓等。

局部靜電療法適用於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皮膚搔癢症、慢性潰瘍、傷口延期癒合、燒傷等。

5 禁忌

裝有心臟起搏器人工呼吸裝置、吸氧裝置、藥物自動泵、人工耳蝸金屬人工心臟瓣膜、體內金屬異物、惡性腫瘤高熱、嚴重腦血管疾病、嚴重心血管疾病妊娠期月經期

6 準備

1.高壓靜電治療儀,能輸出30~50kV的高壓恆定靜電場,電流<1.5mA,儀器有電壓調節紐、極性轉換開關。

(1)全身治療附件:帽狀電極、升降電極支架、木椅、有絕緣底座的腳踏電極板、帶絕緣手柄的導體。

(2)局部治療附件:球狀電極、刷狀電極、針狀電極、板狀電極、局部電極支架、木椅等。

2.低壓靜電治療儀,能輸出300~450V的恆定靜電場,電流<1mA,作全身治療用。

3.治療前要向患者說明治療目的、方法注意事項,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

7 方法

7.1 1.全身靜電淋浴

(1)採用高壓靜電治療儀。

(2)開始治療前先檢查治療儀的電源開關是否在“關”位,輸出電壓調節鈕是否在零位。

(3)患者取下身上所有的金屬物。

(4)患者坐在木椅上,雙腳踏在腳踏電極板上,接陽極。或患者雙腳踏在木板地面上,使陽極直接接地。

(5)以電極支架移動帽狀電極至患者頭頂上方15~10cm處,接陰極。

(6)接通電源,治療儀預熱0.5~1min。

(7)按治療需要調節輸出電壓,通常用30~45kV,患者頭髮豎起,頭部有微風吹拂感。

(8)治療過程中患者必須靜坐不動,不得起立,不得觸摸周圍物品和人,或觸摸儀器面板上的電壓控制鈕。

(9)一般每次治療10~15min,治療完畢時將電壓輸出關至零位,關閉電源。

(10)治療結束時患者不能立即起立,以免碰到帽狀電極,受其上所殘留的餘電電擊。應先由操作者以帶有絕緣手柄的導體,使帽狀電極放電,然後離開電極,患者才起立離椅。

(11)治療1次1~2d,15~20次爲一療程。

7.2 2.全身靜電浸浴

(1)採用高壓靜電治療儀或低壓靜電治療儀。

(2)患者取下身上所有的金屬物。

(3)開始治療前,先檢查治療儀的電源開關是否在“關”位,輸出電壓調節鈕是否在零位。

(4)患者坐在木椅上,雙腳踏在腳踏電極板上,接陰極。不用帽狀電極,陽極接地。

(5)其他操作方法程序與靜電淋浴法相同,但採用低壓靜電治療儀時採用300~450V電壓,治療15~20min。

7.3 3.局部靜電療法

(1)採用高壓靜電治療儀。

(2)患者取下身上所有的金屬物。

(3)開始治療前,先檢查治療儀的電源開關是否在“關”位,輸出電壓調節鈕是否在零位。

(4)軀幹治療時患者暴露上身,坐在木椅上,雙腳踏在腳踏電極板上,接陽極。以支架接上局部治療電極朝向軀幹病變部位,距離皮膚10~5cm,接陰極。肢體治療時,在木牀上放一板狀電極,患者暴露患肢,使與病變相對應的面壓在電極上,接陽極;有病變的一面向上,以支架接上局部治療電極朝向肢體病變部位,距離皮膚10~5cm,接陰極。

(5)接通電源,治療儀預熱0.5~1min。

(6)按治療需要調節輸出電壓,一般採用10~20kV。

(7)治療過程中,患者不得挪動體位,也不得觸摸周圍物品和人。

(8)一般每次治療5~10~15min,治療完畢時將電壓輸出關至零位,關閉電源。

(9)治療剛結束時患者不得接觸治療電極。由操作者手持帶有絕緣手柄的導體使電極上的餘電放電,然後移開電極,患者起身。

(10)治療1次/1~2d,10~15~20次爲一療程。

8 注意事項

1.治療儀及治療椅(牀)周圍半徑1m的空間內不得放置任何金屬物品,不得停留任何人。

2.患者頭部、身體、衣服潮溼時不得進行治療。

3.雷擊、閃電時應立刻停止治療,切斷電源,拔下電極。

4.治療過程中,患者不得任意挪動體位。全身靜電治療時患者不得同時抬起雙腳,不得觸摸治療儀或治療電極,不得觸摸周圍金屬物品和人,也不得拾取地上物品。

5.患者治療過程中,如發生頭暈噁心不良反應,應立即中止治療。

6.患者治療時,操作者接觸患者必須先將電壓調至零位,並關閉電源。

7.治療結束後,必須等電極上餘電放完,才能用手觸摸,以免發生電擊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