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鑑》

元 羅天益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口糜論並治法方

逆調論雲。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爲口糜。心胃壅熱。水谷不轉。下傳小腸。以導赤散小腸。熱五苓散膀胱熱。故以導赤散、調五苓散主之。

胡黃連散

口糜。(麻孝卿傳)胡黃連(五分)細辛黃連(各三錢)藿香(一錢)上四味爲末。每用半錢。幹糝口內。漱千漱吐之。

綠袍散

治老幼口瘡。多時不效者。黃柏(四兩)甘草(炙。二兩)青黛(一兩)上先杵二味爲末。入青黛同研勻。每用半錢。幹糝口內。忌醋、醬、鹽一二日。

黃連升麻散

治口舌生瘡。升麻(一兩半)黃連(七錢半)上爲末。綿裹含。咽汁。

多效散

脣緊疼及瘡。訶子五倍子(各等分)上爲末。用少許幹粘脣上。立效。

紅芍藥散

歌曰心病口瘡。紫桔紅蒼。三錢四兩。五服安康。上用紫菀桔梗紅芍藥蒼朮等分爲末。羊肝四兩。批開糝藥三錢。麻扎定。火內燒令香熟。空心食之。大效。後用白湯下。

遺山牢牙散

王漢卿所傳方。雲折太守得之於李節使。折得此方。九十餘歲。牙齒都不曾疏豁。及無疼痛。漢卿今八十九歲。食肉能齒決之。知此方如神也。茯苓石膏龍骨(各一兩)寒水石白芷(各半兩)細辛(三錢)石燕子(大者一枚。小者用一對)上七味爲末。早辰用藥刷牙。晚亦如之。

玉池散

治風蛀牙疼、腫痛。當歸地骨皮防風白芷槐花川芎甘草升麻細辛(各等分)上爲末。每用少許揩牙。痛甚即取二錢。水一盞半。黑豆半合。生薑三片。煎至一盞。稍溫漱口。候冷吐之。

救苦散

治一切牙疼及塞風牙疼。川烏草烏桂花良姜紅豆胡椒蓽茇細辛(各半錢)石膏官桂(各三錢)上爲末。先漱淨。裏外幹糝之。出涎立愈。

蓽茇散

風牙疼。兼治偏正頭疼蓽茇(二錢)良姜(各一錢)草烏(去皮尖。五分)上爲末。每用半字。先含水一口。應痛處鼻內上。吐了水。用指粘藥。擦牙疼處立定。

麝香散

牙疼。(麻孝卿傳)銅綠(五錢)白芨(二錢半)白蘞(三錢半)白礬(二錢半)麝香(一錢)上爲末。用麝香研細入藥和勻。每用少許。貼於牙患處。

乳香丸

走馬牙疳如神。明乳香輕粉(各半錢)砒(半分。研)麝香(少許)上先將乳香在鉢內。令一人執鉢。水盆內浸鉢底。一人研乳香如粉細。取出。入輕粉麝香、砒、再研細和勻。每用以薄紙一韭葉闊。去藥內按過紙少許。丸如黃豆大。夜臥先漱口齒淨。後以細杖子粘藥丸。札牙疳處。至明便效。忌醬、醋、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