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論》

宋 成無己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桂枝湯方

經曰。桂枝本爲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蓋桂枝湯。本專主太陽中風。其於腠理緻密。榮衛邪實。津液榮固。寒邪所勝者。則桂枝湯不能發散。必也皮膚疏湊。又自汗風邪幹於衛氣者。乃可投之也。仲景以解肌爲輕。以發汗爲重。是以發汗吐下後。身疼不休者。必與桂枝湯。而不與麻黃湯者。以麻黃湯專於發汗。其發汗吐下後。津液內耗。雖有表邪。而止可解肌。故須桂枝湯小和之也。桂味辛熱。用以爲君。必謂桂猶圭也。宣道諸藥。爲之先聘。是猶辛甘發散爲陽之意。蓋發散風邪。必以辛爲主。故桂枝所以爲君也。芍藥味苦酸微寒。甘草味甘平。二物用以爲臣佐者。內經所謂風淫所勝。平以辛。佐以苦。以甘緩之。以酸收之。是以芍藥爲臣。而甘草爲佐也。生薑味辛溫。大棗味甘溫。二物爲使者。內經所謂風淫於內。以甘緩之。以辛散之。是以姜棗爲使者也。姜棗味辛甘。固能發散。而此又不特專於發散之用。以脾主爲胃行其津液。姜棗之用。專行脾之津液。而和榮衛者也。麻黃湯所以不用姜棗者。謂專於發汗。則不待行化。而津液得通矣。用諸方者。請熟究之。桂枝(君三兩去皮)芍藥(臣佐三兩)甘草(臣佐二兩炙)大棗(使十二枚擘)生薑(使三兩切)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根據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使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五辛酒酪臭惡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