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論》

宋 成無己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發黃

傷寒發黃。何以明之。經曰。溼熱相交。民當病癉。癉者黃也。單陽而無陰者也。傷寒至於發黃。爲疾之甚也。溼也熱也。甚者則發黃內熱已盛。覆被火者。亦發黃也。邪風被火熱。兩陽相燻灼。其身必發黃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黃。是由內有熱而被火。致發黃者也。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必發黃。是由陽明熱盛。致發黃者也。傷寒發汗已。身自爲黃。所以然者。寒溼在裏不解故也。以爲不可下也。於寒溼中求之。是由寒溼發黃者也。溼亦令黃也。熱亦令黃也。其能辨之乎。二者非止根本有異。而色澤亦自不同。溼家之黃也。身黃如似燻黃。雖黃而色暗不明也。至於熱盛之黃也。必身黃如橘子色。甚者勃勃出。染着衣正黃如柏。是其正黃色也。由是觀之。溼之與熱。豈不異哉。大抵黃家太陰太陰者脾之經也。脾者土。黃土色也。脾經溼熱蒸之。則色見於外。必發身黃。經曰。傷寒脈浮緩。手足自溫者。是爲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者是矣。熱雖內盛。若已自汗出。小便利者。則不能發黃必也。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此爲瘀熱在裏。身必發黃黃家爲熱盛。而治法亦自有殊。傷寒八九日。身如橘子色。小便不利少腹滿者。茵陳蒿湯主之。此欲泄滌其熱也。傷寒身黃發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此欲解散其熱也。傷寒瘀熱在裏。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此欲解散其熱也。此數者。泄滌解散。乃治之不同。亦皆析火徹熱之劑也。一或身黃脈沉結。少腹硬而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又爲蓄血下焦。使之黃也。必須抵當湯下之而愈。黃家既是病之已極。是以有不治之者多矣。非止寸口近掌無脈。鼻氣出冷。爲不治之疾。又若形體如煙燻。直視搖頭者。是爲心絕環口黧黑柔汗發黃。是爲脾絕。皆不治之症。醫者更詳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