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類癌

腹部腫瘤 膽囊腫瘤 腫瘤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ǎn náng lèi ái

2 英文參考

carcinold of gallbladder

3 概述

類癌是一種相對罕見的內分泌腫瘤,來源於神經內分泌組織的kultchitsky細胞。大約佔所有消化腫瘤的2%。第一例膽囊類癌由Joel於1929年報告。Deehan等綜合文獻共報告了27例膽囊類癌。一般認爲,膽囊類癌十分罕見,佔所有胃腸道類癌的0.2%~2%,佔所有類癌的1%。男女均可發病,但女性多於男性。發病平均年齡爲64歲。膽囊類癌缺乏特異的臨牀表現。大部分患者有急性或慢性膽囊炎的病史。表現爲右上腹悶脹樣不適伴有厭油、食慾不振等。外科手術是治療的主要手段。

4 疾病名稱

膽囊類癌

5 英文名稱

carcinold of gallbladder

7 ICD號

C23

8 流行病學

第一例膽囊類癌由Joel於1929年報告。Deehan等綜合文獻共報告了27例膽囊類癌。一般認爲,膽囊類癌十分罕見,佔所有胃腸道類癌的0.2%~2%,佔所有類癌的1%。男女均可發病,但女性多於男性,約爲2∶1。Deehan報告的發病平均年齡爲64歲。

9 病因

類癌是一種相對罕見的內分泌腫瘤,來源於神經內分泌組織的kultchitsky細胞。膽囊類癌發生膽囊底部。

10 病機

膽囊類癌發生膽囊底部。類癌組織外觀呈淡黃色,經甲醛固定後呈褐色。質地結實,切面呈均質狀。鏡下見腫瘤細胞較小,爲多角形。核中等大,胞漿輕度嗜鹼性,有嗜銀顆粒及含脂空泡。顆粒內含5-羥色胺

11 膽囊類癌的臨牀表現

膽囊類癌缺乏特異的臨牀表現。大部分患者有急性或慢性膽囊炎的病史。表現爲右上腹悶脹樣不適伴有厭油、食慾不振等。個別患者因腫物過大或靠近膽總管而引起肝外膽道梗阻,造成梗阻性黃疸或膽管炎發作。類癌綜合綜合徵發生率較低,佔7%左右。

12 膽囊類癌的併發症

個別患者因腫物過大或靠近膽總管而引起肝外膽道梗阻。

13 實驗室檢查

如出現膽道梗阻,則血中膽紅素升高。

14 輔助檢查

大約60%的膽囊類癌病人在接受B超檢查時均可發現膽囊內有低迴聲的佔位病變,直徑一般在2cm以下。

15 診斷

膽囊類癌特異性的臨牀表現,術前診斷困難。影像檢查是發現本病的主要手段。B超診斷難以定性,最後的診斷往往需要術中或術後病理來確定。

1.臨牀表現。

2.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

16 鑑別診斷

膽囊類癌需和膽囊膽固醇息肉膽囊炎息肉腺瘤息肉膽囊腺肌增生及膽囊癌相鑑別。B超檢查膽固醇息肉常多發、有蒂,呈強回聲。炎性息肉單發或多發,體積常<1.0cm,呈中等回聲。腺瘤息肉單發或多發,體積爲0.5~2.0cm,和膽囊類癌不易鑑別。膽囊腺肌增生症是膽囊的增生性改變,特點是過度增生的膽囊黏膜間肌層陷入。造影時,在膽囊頂部有侷限的充盈缺損,但有造影劑進入其中央。膽囊癌和本病難以鑑別。

17 膽囊類癌的治療

外科手術是治療的主要手段。術式依據腫瘤浸潤範圍而不同。若腫瘤侷限於膽囊黏膜或肌層,可以行單純膽囊切除術。若腫瘤侵犯漿肌層或肝牀,則行膽囊切除 肝牀部分切除 肝門區淋巴結清除。若肝臟局部浸潤廣泛,但無遠處轉移跡象,還可以在以上切除基礎上,行肝葉的切除。

放療和化療的效果均較差。文獻曾報道一例膽囊類癌患者術後採用放療和化療聯合治療,但是難以控制腫瘤生長。而後單獨使用化療,也只是在短期內對腫瘤抑制作用。很快腫瘤便在局部復發。

18 預後

目前尚無較好的判別預後的指標。腫瘤細胞的分化程度似乎和預後的關係不大。據文獻報道,若腫瘤侷限於膽囊壁,無遠處轉移,行膽囊切除術後預後良好。而一旦腫瘤侵及肝牀或有局部淋巴結轉移,即使廣泛切除亦不能改善預後。放療和化療似乎不能改變預後。此外,男性的預後要好於女性。

治療膽囊類癌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