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氏菌病

疾病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ù lǔ shì jun1 bìng

2 概述

布魯氏菌病(brucellosis)又稱地中海弛張熱馬爾他熱波浪熱波狀熱,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傳染病,其臨牀特點爲長期發熱多汗關節痛及肝脾腫大等。

1814年Burnet首先描述“地中海弛張熱”,並與瘧疾作了鑑別。1860年Marston對本病作了系統描述,且把傷寒地中海弛張熱區別開。1886年英國軍醫Bruce在馬爾他島從死於“馬爾他熱”的士兵脾臟分離出“布魯氏菌”,首次明確了該病的病原體。1897年Hughes根據本病的熱型特徵,建議稱“波浪熱”。後來,爲紀念Bruce,學者們建議將該病取名爲“布魯氏菌病”。1897年Wright與其同事發現病人血清與布魯氏菌的培養物可發生凝集反應,稱爲Wright凝集反應,從而建立了迄今仍用的血清學診斷方法。我國古代醫籍中對本病雖有描述,但直到1905年Boone於重慶對本病作正式報道。

3 病原學

布魯氏菌爲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初次分離時多呈球狀,球杆狀和卵圓形,故有人建議稱“布魯氏菌”。該菌傳代培養後漸呈短小桿狀,菌體無鞭毛,不形成芽胞毒力菌株可有菲薄的莢膜。1985年WHO布魯氏菌病專家季員會把布魯氏菌屬分爲6個種19個生物型,即羊種(生物型1~3),牛種(生物型1~7.9)。豬種(生物型1~5)及綿羊型副睾種,沙林鼠種,犬種(各1個生物型)。我國已分離到15個生物型,即羊種(1~3型),牛種(1~7.9型),豬種(1.3型),綿羊副睾種和犬種各1個型。臨牀上以羊、牛、豬三種意義最大,羊種致病力最強。多種生物型的產生可能與病原菌適應不同宿主發生遺傳變異有關。

本菌生長營養要求較高,目前實驗室研究多用牛、羊新鮮胎盤加10%兔血清製作培養基,其效果較好。但即使在良好培養條件生長仍較緩慢,在不良環境,如坑生素的影響下,本菌易發生變異。當細菌壁的脂多糖(LPS)受損時細菌落即由S型變爲R型。當胞壁的肽聚糖受損時,則細菌失去胞壁或形成胞壁不完整的L型布魯氏菌。這種表型變異形成的細菌可在機體內長期存在,伺環境條件改善後再恢復原有特性。

本菌有A、M和G三種抗原成份,G爲共同抗原,一般牛種菌以A抗原爲主。A與M之比爲20:1;羊種菌以M爲主,M比A爲20:1;豬種菌A:M爲2:1。製備單價A、M抗原可用其鑑定菌種。布魯氏菌的抗原傷寒副傷寒、沙門菌、霍亂弧菌變形桿菌OX19等的抗原有某些共同成份。本菌致病力與各型菌新陳代謝過程中的酶系統,如透明質酸酶尿素酶、過氧化氫酶、琥珀酸脫氫酶及細胞色素氧化酶等有關。細菌死亡或裂解後釋放內毒素是致病的重要物質。

布魯氏菌在自然環境中生活力較強,在病畜的分泌物,排瀉物及死畜的臟器中能生存4個月左右,在食品中約生存2個月。加熱60℃或日光下曝曬10~20分鐘可殺死此菌,對常用化學消毒劑敏感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