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害利

清代 中醫學 中藥學 書籍 中藥學著作 古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ěn cǎo hài lì

2 註解

本草害利》爲書名[1]。清·凌奐撰[1]。作者得其師吳古年之《本草分隊》,遂以此爲基礎,集諸家本草之藥論,補入藥物有害於疾病之內容,更名《本草害利[1]。其分類仍沿襲《本草分隊》之舊,按臟腑列十一部(隊),各部又分溫涼補瀉,以猛將、次將之稱,註明諸藥之藥性強弱[1]。書中述藥時分“害”、“利”、“修治”三項,而以“害”(藥物副作用)列於先,是其獨特之處[1]。又於“利”項述諸藥功用及配伍,“修治”項下介紹炮製方法及用藥品種鑑別[1]。內容豐富,切於臨牀應用[1]。建國後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排印本[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