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門

穴位特效按摩 經外奇穴 腰椎部腧穴 經穴 人體部位名 經穴別名 強壯保健穴 腧穴學 督脈經穴 鍼灸學 中醫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ìng mén

2 英文參考

Mìngmén GV4[中國鍼灸學詞典]

Shímén CV5[中國鍼灸學詞典]

Guānyuán CV4[中國鍼灸學詞典]

vital gat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the gate of lif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MING ME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vital gat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ife-gate[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mìngmé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GV4[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DU4[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命門:1.人體部位名;2.經穴名;3.經穴別名;4.經外奇穴名。[1]

4 人體部位名·命門

命門人體部位名[1]

4.1 目部·命門

命門指目[1]。出《黃帝內經靈樞·衛氣》。是兩眼睛明穴部位的別稱[2]

黃帝內經靈樞·根結》:“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

4.2 原氣所繫的部位·命門

命門原氣所繫的部位[2]。是人體氣化的本源,生命根本[3]。出《難經·三十六難》。其具體部位一說指右腎(《難經·三十六難》);一說指兩腎之間的“動氣”部位(《醫學正傳》)[3]

命門人體生命之門,先天之氣蘊藏所在,人體生化的來源,生命根本命門之火體現腎陽功能。關於命門概念,古人有數種觀點:1)右腎爲命門說。《難經·三十九難》:“其左爲腎,右爲命門命門者,諸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2)兩腎俱爲命門說。《醫學正傳》:“兩腎總號命門。”《類經附翼》:“腎兩者,坎外之偶也;命門一者,坎中之奇也。以一統兩,兩而包一。是命門總乎兩腎,而兩腎皆屬命門。故命門者,爲水火之府,爲陰陽之宅,爲精氣之海,爲死生之竇。”3)兩腎之間爲命門學說。《醫貫》:“命門在人身之中,對臍附脊骨,自上數下,則爲十四椎;自下而上,則爲七椎。”4)腎間動氣命門說。《醫旨緒餘·命門圖說》:“命門乃兩腎中間之動氣,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樞紐,陰陽之根蒂,即先天太極五行由此而生,臟腑以繼而成。”

5 經穴名·命門

穴位命門
漢語拼音Mingmen
羅馬拼音Mingmen
美國英譯名Gate of Life
各國代號中國GV4
日本4
法國莫蘭特氏VG4
富耶氏IVG4
德國LG4
英國Gv4
美國Go4

命門經穴名(Mìngmén GV4)[3]。出《鍼灸甲乙經》。別名累屬、精官[3]。屬督脈[3]。命即生命,門即門戶,腎爲生命之源,穴在兩腎之間,相當於腎氣出入之門戶,故名命門[3]命門穴主要用於腰脊、肝腎疾患等:如腰脊神經痛,脊柱炎,急性腰扭傷小兒麻痹後遺症前列腺炎遺精陽痿早泄盆腔炎子宮內膜炎,赤白帶下腎炎腎盂腎炎小便不利遺尿白濁貧血神經衰弱頭暈耳鳴小兒驚癇月經不調痛經帶下,胎屢墮,尿頻泄瀉便血痔瘡脫肛頭痛頭暈耳鳴失眠癲癇瘛瘲腰痛脊強反折,下肢痿痹,小兒驚厥惡寒,汗不出,瘧疾水腫疝氣腰脊強痛,手足逆冷久瀉,痔血,小兒發癇,下肢萎痹,虛損腰痛寒熱瘧,胃下垂,腎功能低下等。

5.1 命門穴的別名

屬累(《鍼灸甲乙經》),精宮(《循經考穴編》)。

5.2 出處

鍼灸甲乙經》:命門,一名屬累,在第十四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伏而取之。

5.3 穴名

命即生命,門即門戶,腎爲生命之源,穴在兩腎之間,相當於腎氣出入之門戶,故名命門[3]

命,指生命,重要之意。《說文》:“命,使也。”在此爲生之極。門,爲出入之處,指其爲生氣出入通達與維繫生命之處。人身命門之處不一。以及此則以《難經·第三十六難》,謂兩腎之間爲五臟六腑之本,生命之源,是男子藏精、女子系胞之處,稱爲命門。《黃庭中景經》李注:“命門,一名玉都,下丹田也。精氣出入,神之所居,當臍後是也。”命門爲道教名詞,指下丹田下丹田位居人體中心,範圍包括神闕關元氣海命門等重要穴位。《玉曆經》說:下丹田是人命的根本精神之所藏,五氣之元,在臍下三寸。《道·黃庭篇》認爲命門性命之門,在臍下一寸三分,爲下丹田。道教丹書多認爲下丹田性命之祖、生氣之源、呼吸之門、五臟六腑之本、人初生結胎之所,故稱爲命門中醫稱兩腎之間爲生命之門,簡稱命門。此就內景而言也。若自外景觀之,本穴兩旁平於腎俞,本穴居其中間,亦猶內景命門居於兩腎臟之間也,故稱本穴爲命門。以其橫通足少陰之經,故本穴又爲本經橫通腎臟門戶[4]

5.4 所屬部位

腰椎[5]

5.5 命門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命門穴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下凹陷中[5]

命門穴位脊柱區,當後正中線上,當第二腰椎棘突下間凹陷處。俯臥取穴[5]

命門穴位於腰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間[5]

命門穴在督脈的位置

命門穴在腰椎的位置

命門穴的位置

命門穴在腰椎的位置

命門穴的位置

命門穴在腰椎的位置(肌肉

命門穴的位置

命門穴在腰椎的位置(骨骼

5.6 命門穴的取法

俯臥,於後正中線,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命門穴位脊柱區,當後正中線上,當第二腰椎棘突下間凹陷處。俯臥取穴[5]

俯臥位,先取後正中線與髂嵴平齊處,再向上摸2個棘突,於上方的凹陷處取穴[6]

快速取穴:肚臍水平線與後正中線交點,按壓有凹陷處即是命門[7]

5.7 命門穴位解剖

命門穴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弓間韌帶。淺層主要布有第二腰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伴行的動、靜脈。深層有棘間的椎外(後)靜脈叢,第一腰神經後支的分支和第一腰動、靜脈背側支的分支或屬支。

5.7.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弓間韌帶[7]

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8]

5.7.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腰神經後支的皮支分佈;深層有腰神經後支和腰動脈分佈[8]

布有腰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腰動脈後支[8]

5.8 命門穴的功效與作用

命門穴具有補腎壯陽的功效

命門穴有培元補腎,強健腰脊作用[8]

命門穴在第2腰椎棘突下,兩腎之間,有“元氣之根本、生命門戶”之說,故有補腎壯陽之效,主治各種腎虛所致婦科及男性病[9]

腎主水,司二便,主骨生髓,又督脈貫行於脊中,故命門穴可治療二陰病、腰腿病和水腫[9]

督脈“入屬於腦”,腦爲“元神之府”,因而命門穴可治療神志病[9]

督脈爲“陽脈之海”,六陽經均交會於督脈,因而命門穴具有通調陽氣、宣散解表作用[9]

命門穴用灸法善治虛寒性疾病[9]

命門穴爲培元補腎、固精壯陽、通利腰脊要穴,主治脊強腰痛陽痿遺精月經不調泄瀉完谷不化帶下[9]

足少陰經行下腹部,督脈何以得通?現今鍼灸圖書較早年倍加精詳,何以不曾提及?《素問骨空論》雲:“督脈者合併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背屬腎。”觀此段經文,可知督脈由本穴通少陰之經,又由腎俞穴透入內臟,分屬兩腎。但與陽關之通大腸,略同而小異。陽關先通大腸俞,經由足太陽分佈內外。本穴之通腎臟,乃由腎俞傳導,隨足少陽經而入,因足少陰經自湧泉上行至陰谷穴處,橫交委中,合併足太陽經線,而行於足太陽經之裏層,兩經一表一里,疊並上通,抵腎俞穴處,得與督脈橫通交會,故內經督脈有“貫脊屬腎”之文。足太陽之經,出腎俞穴處與少陰經分道徑自上行。而足少陰之經由腎俞獨行入內,屬腎絡膀胱矣。[9]

5.9 命門穴主治病

命門穴主要用於腰脊、肝腎疾患等:如腰脊神經痛,脊柱炎,急性腰扭傷小兒麻痹後遺症前列腺炎遺精陽痿早泄盆腔炎子宮內膜炎,赤白帶下腎炎腎盂腎炎小便不利遺尿白濁貧血神經衰弱頭暈耳鳴小兒驚癇月經不調痛經帶下,胎屢墮,尿頻泄瀉便血痔瘡脫肛頭痛頭暈耳鳴失眠癲癇瘛瘲腰痛脊強反折,下肢痿痹,小兒驚厥惡寒,汗不出,瘧疾水腫疝氣腰脊強痛,手足逆冷久瀉,痔血,小兒發癇,下肢萎痹,虛損腰痛寒熱瘧,胃下垂,腎功能低下等。

命門穴主要用於腰脊、肝腎疾患等:如腰脊神經痛、脊柱炎、急性腰扭傷小兒麻痹後遺症前列腺炎遺精陽痿早泄盆腔炎子宮內膜炎、赤白帶下腎炎腎盂腎炎小便不利遺尿白濁貧血神經衰弱頭暈耳鳴小兒驚癇瘈瘲[9]

命門穴主治月經不調痛經帶下,胎屢墮,遺精陽痿早泄小便不利遺尿尿頻泄瀉便血痔瘡脫肛頭痛頭暈耳鳴失眠癲癇瘛瘲腰痛脊強反折,下肢痿痹;小兒驚厥惡寒,汗不出,瘧疾水腫疝氣[9]

命門穴主治陽痿遺精帶下遺尿尿頻月經不調泄瀉腰脊強痛、手足逆冷[10]

命門穴主治腰脊強痛,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痛經帶下久瀉,痔血,脫肛,小兒發癇瘈瘲,下肢萎痹等[10]

虛損腰痛遺尿泄瀉遺精陽痿早泄赤白帶下月經不調,胎屢墜,汗不出,寒熱瘧,小兒發癇,胃下垂前列腺炎,腎功能低下。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10][10]

向上斜刺0.5~1寸[10]

直刺斜刺0.5~1寸,局部有酸脹感,深刺時可有麻電感向臀及下肢放散[10]

注意:刺椎間腧穴有麻電感時應立即拔針或停止深刺[10]

5.10.2 灸法

可灸[10][10][10]

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10]

作爲強壯保健穴,常用溫灸法或瘢痕灸[10]

5.11 命門穴的配伍

命門穴配腎俞,有調補腎氣作用。治小便頻數,老年腰痛[10]

命門穴配灸百會關元三陰交中髎遺尿[10]

命門穴配膀胱俞腎俞水道腎炎[10]

命門穴配大椎膈俞曲池足三裏缺鐵性貧血[10]

命門天樞氣海關元,有溫腎健脾作用,主治腎泄五更泄

命門百會關元,治遺尿尿頻[10]

命門腎俞氣海然谷,有補益腎氣,固澀精關的作用,主治陽痿早泄滑精

命門配灸腎俞氣海然谷關元上髎次髎,治陽痿遺精[10]

命門腎俞,治老者便多[10]

命門腎俞環跳委中,治腰背痛[10]

5.12 特效按摩

每天按摩命門穴3分鐘,可治療陽痿遺精月經不調四肢冷等疾病[10]

5.13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瘛瘲(《備急千金要方》作頭痛),寒熱,汗不出,惡寒裏急,腰腹相引痛,命門主之。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頭痛不可忍,身熱如火。汗不出,瘛疚,裏急,腰腹相引痛。

鍼灸大成》: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寒熱痃瘧,腰脊相引,骨蒸五臟熱,小兒發癇,張口搖頭,身反折角弓。

類經圖翼》:一雲平臍、用線牽而取之……若年二十以上者,灸恐絕子

5.14 研究進展

5.14.1 免疫功能促進作用

有實驗證明,艾灸家兔“命門”能顯著提高正常家兔紅細胞C3b受體酵母菌花環率和紅細胞免疫複合物花環率。艾灸組灸前與灸後比較、灸後與對照組(不灸)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艾灸命門”確有增強紅細胞免疫功能作用。針刺命門對男子性功能障礙精子缺乏有一定療效,可以增強機體抗病力,如以艾炷灸大鼠或豚鼠的“大椎”、“命門”,可使動物對二硝基酚致死性發熱耐受性提高、發熱減輕、存活率提高。艾灸陽虛動物模型命門,有增加體重、減少死亡率、提高耐凍能力和肝組織DNA合成率的作用。促進細胞DNA複製。改善細胞能量代謝作用;有報道以嗜酸性粒細胞的變化爲指標,針刺命門和注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效應相等。[10]

艾灸命門羥基脲所致動物“陽虛”有增加體重,減少死亡率,提高耐凍能力,提高肝脾組織DNA合成率的作用。促進細胞DNA複製。改善細胞能量代謝。另用氫化可的松給小鼠肌注,其中一部分小鼠同時灸命門,經灸命門者其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有所增高。

5.14.2 鎮痛作用

針刺動物“命門”也有較好的鎮痛效應,可使動物對電擊或鉗夾肢體的痛反應受到明顯抑制。針刺命門坐骨神經痛也有較好的治療作用[10]

5.14.3 增強肝臟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能力

針刺大白鼠“大椎”“命門”,可使肝臟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能力顯著增強[10]

5.14.4 顯著提高肢體痛閾

電針家兔或貓的“命門”“脊中”部位,可使肢體痛閾顯著提高,後肢較前肢爲好[10]

5.14.5 用於針麻

腰俞命門次髎穴組針麻行下腹部全子宮切除術,鎮痛效果滿意[10]

5.14.6 治療腰痛

命門,針刺得氣留針10~15分鐘,隔日1次。

5.14.7 治療原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

關元,針刺得氣後加灸20分鐘,每日1次,12次爲1療程。

5.14.8 治療精子減少症

腎俞關元中極,先針刺,出針隔姜灸3壯。

6 經穴別名·命門

命門經穴別名[10]

6.1 石門穴·命門

命門經穴別名,即石門[10]。出《鍼灸甲乙經》。

穴位石門
漢語拼音Shimen
羅馬拼音Shihmen
美國英譯名Stone Gate
各國代號中國CV5
日本5
法國莫蘭特氏VC5
富耶氏VC5
德國KG5
英國Cv5
美國Co5

石門經穴名(Shímén CV5,RN5)[11]。出《鍼灸甲乙經》。別名利機(《鍼灸甲乙經》),精露(《鍼灸甲乙經》),丹田(《鍼灸甲乙經》)、命門(《鍼灸甲乙經》),端田(《西方子明堂灸經》),三焦募(出《鍼灸甲乙經》,《鍼灸穴名解》將其列爲石門穴的別名)。屬任脈[11][12]石門三焦募穴[12][12]。石即岩石,門即門戶,此穴能治下腹硬塊之石積病,並有絕孕之說,故名石門[12]石門穴主要用於小腹、肝腎及脾胃疾患等:如腹脹堅痛,小腹絞痛奔豚水腫,尿瀦留,遺尿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產後惡露不盡瀉痢不禁,腹痛疝氣小便不利泄瀉經閉嘔吐腹脹痢疾便祕淋證氣淋血淋,癮瘕,陰縮入腹嘔吐血,食谷不化,現又用石門穴治療胃下垂消化不良,闌尾炎,慢性腸炎高血壓小腹痛痛經,尿閉,功能性子宮出血腸炎子宮內膜炎等。

6.1.1 石門穴的別名

利機(《鍼灸甲乙經》),精露(《鍼灸甲乙經》),丹田(《鍼灸甲乙經》)、命門(《鍼灸甲乙經》),端田(《西方子明堂灸經》),三焦募(出《鍼灸甲乙經》,《鍼灸穴名解》將其列爲石門穴的別名)。

6.1.2 出處

鍼灸甲乙經》:石門三焦募也……任脈氣所發。

6.1.3 穴名

石即岩石,門即門戶,此穴能治下腹硬塊之石積病,並有絕孕之說,故名石門[12]

石,堅也。指堅硬與不能生長穀物之處。石通實,不通。門,物之孔竅曰門,經氣開闔之處。不能生長穀物的土地稱爲石田,不能生育的女性稱爲石女。刺之有使人不孕之說,故名。《白虎通》謂:“門以閉藏自固也。”如深山蘊玉稱爲寶藏,儲藏貨財,大者稱寶庫,小者稱石櫃。人之子宮精室,猶蘊櫝之藏也。穴在臍下2寸,以此爲生命之本,丹田之地,當護之則堅固如石,有此封藏之閉,乃能蘊育種子,以待發生成長,故喻此表面穴位爲“石門”,即猶石室之門也。[12]

6.1.4 特異性

石門三焦募穴[12][12]

6.1.5 所屬部位

下腹[13]

6.1.6 石門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石門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2寸[13]

石門穴位腹正中線,臍下2寸[13]

石門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2寸,仰臥取穴[13]

石門穴在任脈的位置

石門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石門穴的位置

石門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石門穴的位置

石門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石門穴的位置

石門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內臟

6.1.7 石門穴的取法

在臍下2寸,腹中線上,仰臥取穴

石門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2寸[13]。仰臥取穴[13]

仰臥位,於臍與恥骨聯合上緣中點連線的上2/5與下3/5的交點處,腹白線上取[14]

6.1.8 石門穴位解剖

石門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脂肪、壁腹膜。淺層主要有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淺靜脈的屬支。深層有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6.1.8.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脂肪→壁腹膜[14]

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15]

6.1.8.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腹壁淺動脈分佈;深層有肋間神經和腹壁下動脈分佈;再深層可及腹腔[15]

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前皮支,腹壁淺動、靜脈分支和腹壁下動、靜脈分支[15]

6.1.9 石門穴的功效與作用

石門穴具有理氣止痛、通利水道的功效。

石門穴有補腎調經、清利溼作用[15]

石門穴系三焦募穴,有理氣止痛、通利水道之功。本穴主治腹痛堅硬,大便閉結,經閉帶下,產後惡露不止等證,針之可愈。女子及孕婦慎用,可至絕子。《鍼灸甲乙經》有:“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絕子。”針家多雲,刺本穴可使人絕育,孕婦則能墮胎。更有謂深刺重刺,則能斷孕,淺刺輕刺,反使人受孕。蓋深刺重刺,抑制之也,淺刺輕刺,興奮之也。[15]

6.1.10 石門穴主治病

石門穴主要用於小腹、肝腎及脾胃疾患等:如腹脹堅痛,小腹絞痛奔豚水腫,尿瀦留,遺尿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產後惡露不盡瀉痢不禁,腹痛疝氣小便不利泄瀉經閉嘔吐腹脹痢疾便祕淋證氣淋血淋,癮瘕,陰縮入腹嘔吐血,食谷不化,現又用石門穴治療胃下垂消化不良,闌尾炎,慢性腸炎高血壓小腹痛痛經,尿閉,功能性子宮出血腸炎子宮內膜炎等。

石門穴主要用於小腹、肝腎及脾胃疾患等:如腹脹堅痛、小腹絞痛奔豚水腫、尿瀦留、遺尿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產後惡露不盡瀉痢不禁等[15]

石門穴主治腹痛水腫疝氣小便不利泄瀉經閉帶下崩漏[15]

石門穴主治  月經不調經閉帶下崩漏,產後惡露不盡遺精陽痿嘔吐腹痛腹脹泄瀉痢疾便祕小便不利淋證;癮瘕,奔豚疝氣水腫[15]

現又多用石門穴治療胃下垂消化不良、闌尾炎、慢性腸炎高血壓[15]

石門穴主治小腹痛疝氣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泄瀉痢疾遺尿,尿閉,以及功能性子宮出血,尿瀦留,高血壓[15]

小便不利泄利小腹絞痛陰囊小腹氣淋血淋產後惡露不下止,陰縮入腹奔豚水腫嘔吐血,食谷不化,腸炎子宮內膜炎。

6.1.11 刺灸法

6.1.11.1 刺法

直刺0.5~1寸[15][15][15],局部有酸脹感[15],可向外陰部放散[15]

直刺1~2寸[15]

注意:孕婦慎用[15][15][15]

女子及孕婦慎用,可至絕子。《鍼灸甲乙經》有:“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絕子。”針家多雲,刺本穴可使人絕育,孕婦則能墮胎。更有謂深刺重刺,則能斷孕,淺刺輕刺,反使人受孕。蓋深刺重刺,抑制之也,淺刺輕刺,興奮之也。[15]

6.1.11.2 灸法

可灸[15][15][15]

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15]

強身保健則用溫和灸[15]

6.1.12 石門穴的配伍

石門穴配商丘少腹堅痛、下引陰中[15]

石門穴配三焦俞關元治泌尿生殖系統疾患[15]

石門穴配關元產後腹痛[15]

石門三焦俞,屬俞募配伍,有調補三焦氣化水液的作用,主治腹脹腹水癃閉

石門商丘,有通達下焦,運化水氣作用,主治少腹堅痛,下引陰中

石門氣海,有溫下焦,補元氣,固精血的作用,主治下元虧損崩中漏下

石門大腸俞,有補下焦行水氣的作用,主治大便不禁,腸鳴腹痛

石門歸來,有清熱去溼的作用,主治疝氣少腹脹滿,月經不調

石門三焦俞關元三陰交,治癃閉遺尿崩漏月經不調痛經[15]

石門水分,治小腹拘急[15]

石門三陰交,治婦女多子[15]

石門中極歸來,治疝氣[15]

石門配灸關元氣海,治消渴[15]

6.1.13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臍下疝繞臍痛,石門主之。奔豚氣上,腹膜脹,莖腫先引腰,後引小腹,腰髖堅痛,下引陰中,不得小便,兩丸騫,石門主之。三焦脹者,石門主之。水腫腹大,水脹水氣行皮中,石門主之。心腹中卒痛而汗出,石門主之。氣痛,癃,小便黃,氣滿塞,虛則遺溺,身時寒熱,吐逆,溺難,腹滿石門主之。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腹脹堅硬,支滿。婦人因產惡露不止,遂結成塊,崩中漏下。灸亦良,可灸二七壯至一百壯止。

鍼灸大成》:主傷寒小便不利泄利不禁,小腹絞痛陰囊小腹奔豚搶心,腹痛堅硬,卒疝繞臍,氣淋血淋小便黃,嘔吐血,不食谷,谷不化,水腫水氣皮膚小腹敦敦然,氣滿,婦人因產惡露不止,結成塊,崩中漏下

類經圖翼》:一傳欲絕產,灸臍下二寸三分,陰動脈中三壯。

6.1.14 石門穴研究進展

6.1.14.1 性腺的影響

對成年女性,針刺石門的避孕率很高。動物實驗中亦觀察到,艾灸石門”,未能受孕雌性大鼠,其生殖器並無明顯變化,可能是針刺引起孕激素雌激素的過剩分泌,並藉助負反饋作用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阻礙卵泡成熟排卵[15]

灸雌白鼠“石門”可以降低其受孕率,有一定避孕作用[15]

6.1.14.2 血壓的調整

針刺石門穴,可調整避孕婦女的血壓,又可降低實驗性高血壓[15]

6.1.14.3 心電圖的影響

有報道,針刺心臟患者石門心俞穴,可致心電圖P-P間期延長,QRS波羣變窄,Q-T間期縮短, T波增高、加寬。

6.2 關元穴·命門

命門經穴別名,即關元[15]。《經穴纂要》雲出《經脈發揮》。

穴位關元
漢語拼音Guanyuan
羅馬拼音Kuanyuan
美國英譯名Pass Origin
各國代號中國CV4
日本4
法國莫蘭特氏VC4
富耶氏VC4
德國KG4
英國Cv4
美國Co4

關元經穴名(Guānyuán CV4,RN4)[16][17]。出《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篇。別名下紀(《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三結交(《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病》),次門(《鍼灸甲乙經》),大中極(《鍼灸資生經》),丹田(《鍼灸資生經》),關原(《灸法圖殘卷》),大海(《難經集註·六十六難》楊注),溺水(《難經集註·六十六難》楊注),產門(《經穴纂要》雲出《經脈發揮》),血海(《經穴纂要》雲出《經脈發揮》),子宮(《經穴纂要》雲出《經脈發揮》),利機(《經穴纂要》雲出《經脈發揮》),精露(《經穴纂要》雲出《經脈發揮》),命門(《經穴纂要》雲出《經脈發揮》)。屬任脈[17][17]關元小腸募穴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任脈交會穴[17][17][17]。關即關藏,元即元氣,此穴在臍下3寸,爲關藏人身元氣之處,故名關元[17]關元穴主要用於泌尿、生殖及腸胃疾患:如臍腹絞痛,癓瘕臌脹小腹脹滿,少腹疼痛小便赤澀遺尿癃閉水腫遺精陽痿早泄月經不調崩漏赤白帶下陰挺陰癢胞衣不下,產後惡露不盡腹痛泄瀉痢疾脫肛小便頻數,尿閉,泄瀉腹痛疝氣帶下不孕中風脫證虛勞羸瘦,痢疾,黎明瀉,便血腸風脫肛五淋尿頻小便不利小便澀痛痛經閉經白濁虛勞冷憊,發背疔瘡瘰癧眩暈頭痛黃疸消渴心悸腎虛氣喘淋濁尿血經閉霍亂吐瀉,黃白帶下,中風脫症,下消,現代又用關元穴治療休克細菌性痢疾,胃腸炎尿路感染腎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經衰弱高血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暈厥休克尿道炎腸炎,腸粘連,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

6.2.1 關元穴的別名

下紀(《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三結交(《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病》),次門(《鍼灸甲乙經》),大中極(《鍼灸資生經》),丹田(《鍼灸資生經》),關原(《灸法圖殘卷》),大海(《難經集註·六十六難》楊注),溺水(《難經集註·六十六難》楊注),產門(《經穴纂要》雲出《經脈發揮》),血海(《經穴纂要》雲出《經脈發揮》),子宮(《經穴纂要》雲出《經脈發揮》),利機(《經穴纂要》雲出《經脈發揮》),精露(《經穴纂要》雲出《經脈發揮》),命門(《經穴纂要》雲出《經脈發揮》)。

6.2.2 出處

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十椎上紀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

6.2.3 穴名

關即關藏,元即元氣,此穴在臍下3寸,爲關藏人身元氣之處,故名關元[17]

關,是閉藏之意。亦爲樞機開合之關。元,氣之始也,指元氣。本穴位居臍下3寸,正當丹田,是處爲人體真氣元氣發生之地,呼吸之門,爲全身臟腑經絡根本,以其該處爲人之根元,爲下焦元陰元陽關藏出入之所。男子以藏精,女子主月事,以生養子息,合和陰陽門戶,《醫經精義》雲“元陰元陽交關之所”,故名關元。“關”與“元”喻以重要之意。[17]

6.2.4 特異性

關元小腸募穴[17][17][17]

關元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任脈交會穴[17][17][17]

6.2.5 所屬部位

下腹[17]

6.2.6 關元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關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17]

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處。仰臥取穴[17]

關元穴位腹正中線,臍下3寸[17]

關元穴在任脈的位置

關元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關元穴的位置

關元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關元穴的位置

關元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關元穴的位置

關元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內臟

6.2.7 關元穴的取法

在臍下3寸,腹中線上,仰臥取穴

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處。仰臥取穴[17]

仰臥位,於臍與恥骨聯合上緣中點連線的下2/5與上3/5的交點處,腹白線上取[18]

6.2.8 關元穴位解剖

關元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脂肪、壁腹膜。淺層主要有十二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淺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深層有十二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6.2.8.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脂肪→壁腹膜[18]

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

6.2.8.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肋下神經前皮支和腹壁淺動脈分佈;深層有肋下神經和腹壁下動脈分佈;再深層可及腹腔[18]

布有第十二肋間神經的前皮支的內側支;腹壁淺動、靜脈分支和腹壁下動、靜脈分支[18]

6.2.9 關元穴的功效與作用

關元穴具有培補元氣、導赤通淋的功效。

關元穴有培腎固本、補氣回陽清熱利溼作用[18]

關元穴位臍中下3寸,當“腎間動氣”之處,別名“丹田”,爲保健要穴[19]

關元穴鄰近膀胱和胞官,爲任脈足三陰經交會穴,故可治療婦科病、男性病小便異常[19]

關元穴乃小腸募穴,可泌別清濁,通利二便,治療二陰[19]

關元穴位元氣交會之處,可培補元氣、回陽救逆,治療元陽虛衰證、中風脫證、羸瘦無力,以及因虛所致眩暈虛勞之證[19]

關元穴內應小腸膀胱子宮的底部,具有大補元陽、溫腎、散寒之功,主治真陽不足、臟腑虛憊等證,以及婦科病、男性病小便異常等[19]

6.2.10 關元穴主治病

關元穴主要用於泌尿、生殖及腸胃疾患:如臍腹絞痛,癓瘕臌脹小腹脹滿,少腹疼痛小便赤澀遺尿癃閉水腫遺精陽痿早泄月經不調崩漏赤白帶下陰挺陰癢胞衣不下,產後惡露不盡腹痛泄瀉痢疾脫肛小便頻數,尿閉,泄瀉腹痛疝氣帶下不孕中風脫證虛勞羸瘦,痢疾,黎明瀉,便血腸風脫肛五淋尿頻小便不利小便澀痛痛經閉經白濁虛勞冷憊,發背疔瘡瘰癧眩暈頭痛黃疸消渴心悸腎虛氣喘淋濁尿血經閉霍亂吐瀉,黃白帶下,中風脫症,下消,現代又用關元穴治療休克細菌性痢疾,胃腸炎尿路感染腎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經衰弱高血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暈厥休克尿道炎腸炎,腸粘連,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

關元穴主要用於泌尿、生殖及腸胃疾患:如臍腹絞痛、癓瘕臌脹小腹脹滿、小便赤澀遺尿癃閉水腫遺精陽痿早泄月經不調崩漏赤白帶下陰挺陰癢胞衣不下、產後惡露不盡腹痛泄瀉痢疾脫肛[19]

關元穴主治遺尿小便頻數、尿閉、泄瀉腹痛遺精陽痿疝氣月經不調帶下不孕中風脫證虛勞羸瘦(本穴有強壯作用,爲保健要穴[19]

關元穴主治  腹痛痢疾,黎明瀉,便血腸風脫肛五淋尿頻,尿閉,遺尿小便不利小便澀痛痛經閉經崩漏帶下不孕陰挺陰癢,產後惡露不盡胞衣不下遺精陽痿早泄白濁中風脫證虛勞冷憊,羸瘦無力;發背疔瘡瘰癧眩暈頭痛水腫黃疸消渴心悸[19]

現代又多用關元穴治療休克細菌性痢疾、胃腸炎尿路感染腎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經衰弱高血壓[19]

關元穴主治中風脫證腎虛氣喘遺精陽痿疝氣遺尿淋濁尿頻,尿閉,尿血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崩漏腹痛泄瀉痢疾,以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神經衰弱暈厥休克[19]

少腹疼痛霍亂吐瀉,疝氣遺精陽痿早泄白濁,尿閉,尿頻,黃白帶下,痛經中風脫症,虛癆冷憊,羸瘦無力,眩暈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腸炎,腸粘連,神經衰弱,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

關元穴有保健、強壯作用[19][19]

6.2.11 刺灸法

6.2.11.1 刺法

直刺0.5~1寸[19][19],局部有酸脹感[19],可放射至外生殖器會陰[19]

直刺1~1.5寸[19]

直刺1~2寸[19]

注意

癃閉患者,應在排尿後針刺,以防損傷膀胱[19]

針前排空小便[19]

孕婦慎用[19][19][19]

6.2.11.2 灸法

可灸[19][19]

艾炷灸7~10壯;或艾條灸15~30分鐘[19]

可灸,如藥物天灸,或用間接灸,或溫灸至局部溫熱舒適,艾炷灸壯數多累計百餘壯,強身保健可採用瘢痕灸[19]

6.2.12 關元穴的配伍

關元穴配中極小便頻數[19]

關元穴配帶脈三陰交血海月經不調帶下[19]

關元穴配命門腎俞太溪百會陽痿[19]

關元陰陵泉,有清熱利溼作用,主治氣癃溺黃,黃帶陰癢

關元太溪,有補益腎氣作用,主治久泄不止,久痢赤白,下腹痛。

關元湧泉,有補腎氣行水氣的作用,主治滑精腰痛氣淋

關元中極陰交石門期門,有調達肝氣作用,主治胸脅痞滿

關元心俞溫補心陽,治心悸[19]

關元腎俞三陰交,治陽痿遺精早泄[19]

關元三陰交地機,治痛經[19]

關元合谷足三裏氣海,治中風脫證[19]

關元隱白血海足三裏,治崩漏[19]

6.2.13 文獻摘要

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病》:身有所傷,血出多及中風寒,若有所墮墜,四肢懈惰不收,名曰體惰。取其小腹臍下三結交三結交者,陽明太陰也,臍下三寸關元也。

鍼灸甲乙經》:足三陰任脈之會。

鍼灸甲乙經》:奔豚寒氣小腹,時欲嘔,傷中溺血小便數,背臍痛引陰,腹中窘急欲湊,後泄不止,關元主之。石水,痛引脅下脹,頭眩痛,身盡熱,關元主之。胞轉不得溺,少腹滿關元主之。暴疝,少腹大熱,關元主之。女子絕子衃血在內不下,關元主之。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臍下療痛,小便赤澀,不覺遺瀝小便處痛,狀如散火,溺血,暴疝痛,臍下結血,狀如覆杯轉胞不得尿,婦人帶下瘕聚,因產惡露不止月脈斷絕,下經冷。

鍼灸大成》:主積冷虛乏,臍下絞痛,漸入陰中,發作無時,冷氣塊痛寒氣腹痛失精白濁溺血七疝風眩頭痛轉脬閉塞,小便不通,黃赤,勞熱石淋五淋泄利奔豚搶心,臍下結血,狀如覆杯,婦人帶下月經不通,絕嗣不生,胞門閉塞,胎漏下血,產後惡露不止

太平聖惠方》:引岐伯雲,但是積冷虛乏病,皆宜灸之。

類經圖翼》:此穴當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極,乃男子藏精,女子畜血之處。

扁鵲心書》: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壯,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二年一灸臍下三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令人長生不老。

席弘賦》:小便不禁關元好。

6.2.14 關元穴研究進展

6.2.14.1 泌尿系統的影響

艾灸家犬“關元”能增加腎血流量、腎小球過濾率,以及Ca2+Cl-、 K+排泄,對膀胱張力有明顯調整作用,故對遺尿的治療有顯著效果。有人灸家犬“關元”,發現其心排血量、外周血管阻力、平均血壓都有明顯增加,但心率不增加。[19]

6.2.14.2 垂體-性腺功能的影響

針刺中極關元大赫等穴,對垂體-性腺功能促進作用,可引起血漿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可改善遲發排卵,對男子精子缺乏症也有一定療效。艾灸小鼠“關元”,可使溶血空斑形成細胞增加。[19]

刺家關元穴,可使垂體後葉催產素分泌增加[19]

6.2.14.3 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

艾灸關元可使腫瘤患者免疫力增強。如給小鼠接種腫瘤細胞後,直接灸關元”,結果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數均顯著高於對照組(P<0.01);腫瘤組織壞死程度亦較對照組輕,細胞分化程度好,淋巴細胞浸潤較多;對肝臟腺苷三磷酸酶反應葡萄糖-6 -磷酸反應接近正常,均較對照組反應強。艾灸關元”可延長腫瘤鼠的生存期。[19]

艾灸小鼠關元穴,隔日1次,每次2壯,10次後能延長接種HAC瘤細胞小鼠的存活期。

鍼灸關元穴可以提高機體免疫機能,並具有抗癌作用組織學觀察,艾灸關元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並可延長接種HAC(小鼠腹水肝癌細胞後的小鼠存活期。艾灸關元,可使溶血空斑形成細胞增加,免疫反應增強。艾灸關元,確能改善老年動物的免疫狀態,提高免疫力,從而產生抗衰老作用,施灸後心臟收縮力增強,心臟每搏指數穩定增加,動脈血每分鐘氧運輸指數和混和靜脈血氧分壓也呈相應增加。[19]

6.2.14.4 增加機體代償能力

現代研究證實,刺灸關元氧攝取率明顯降低,氧耗量明顯增高,故能增加機體代償能力

6.2.14.5 增高實驗性細菌性痢疾狗或猴抗體效價

針刺實驗性細菌性痢疾狗或猴的“關元”,可使抗體效價增高[19]

6.2.14.6 治療尿瀦留

關元捻鍼,可使膀胱神經支配完整的尿瀦留患者逼尿肌收縮[19]

6.2.14.7 治療老年性陰道炎

復溜三陰交,行弱刺激留針30分鐘,每日1次,7次爲1療程,兩療程間隔2~3天。

6.2.14.8 治療子宮功能出血

隔姜麪餅灸,每次灸30分鐘,每5日灸1次。

6.2.14.9 治療痛經

三陰交,針關元針尖向下,針後加艾炷灸,以小腹部有熱感爲度。

6.2.14.10 治療遺尿

關元中極,配百會,行中強度刺激留針20~30分鐘,針後灸關元

6.2.14.11 休克

艾灸關元休克患者血壓體溫均有升高作用

灸刺關元穴,對實驗家兔因組織胺導致的血管透性增高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並對組織胺引起的家兔實驗性休克,有抗休克作用艾灸關元可增加兔的心輸出量,不增加心率,減輕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腎血流量腎小球濾過率以及鈉、鉀離子排泄

7 經外奇穴名·命門

命門經外奇穴[19]

①出《鍼灸經外奇穴圖譜》。位於腰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0.5寸處。左右計2穴。主治小兒疾病、卵巢囊腫遺尿。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19]

②出《新醫療法彙編》。位於手小指掌側,近側指節橫紋之中央點。左右計2穴。主治腰腿痛睾丸炎附件炎等。一般直刺0.1~0.2寸[19]

8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0.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71.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4. ^ [4]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5.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9.
  6. ^ [6]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51-352.
  7. ^ [7]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8. ^ [8]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4.
  9. ^ [9]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51-352.
  10. ^ [10]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4-125.
  11. ^ [1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78.
  12. ^ [1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5.
  13. ^ [13]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5.
  14. ^ [14]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2-373.
  15. ^ [1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1.
  16. ^ [1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9.
  17. ^ [17]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80.
  18. ^ [18]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1-372.
  19. ^ [19]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71-37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