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新生兒護理常規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èng cháng xīn shēng ér hù lǐ cháng guī

2 註解

3 操作名稱

4 出生時護理

(1)出生後迅速徹底清除口、咽喉部的羊水及粘液,保持呼吸道通暢。

(2)注意保暖、擦乾全身血跡及羊水,放置於溫暖的包被中或開放式遠紅外暖箱上。

(3)用液體石蠟擦淨身上的胎脂後,衣着應寬鬆柔軟保暖。

(4)抱至母親胸腹前行皮膚早接觸,早吸吮30min。

(5)用0.25%氯黴素眼液,10%磺胺醋酰鈉眼液或利福平眼液等滴雙眼,預防新生兒眼部感染

(6)注射肝炎疫苗

5 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

(1)覈對母嬰病歷、新生兒手圈、胸牌及牀頭卡的記錄姓名、性別、出生時間及分娩方式等。

(2)詳細查閱病歷,瞭解出生前後情況及注意事項,如分娩經過、Apgar評分、手術適應證及母親併發症等。

(3)觀察新生兒體溫面色反應、呼吸、哭聲、吸吮力、哺乳量及肌張力等,檢查臍部有無滲血。

(4)母嬰同室時的母、嬰分離不得超過1h。

(5)測體重1/d,若生理體重下降6%以上,應報告醫師查明原因並及時處理。

(6)淋浴1/d,在皮膚皺褶處撒嬰兒專用爽身粉;保持全身皮膚清潔乾燥,防止糜爛。臍部用95%或75%乙醇擦拭,2/d,保持乾燥,每次換尿布後,臀部塗3%鞣酸軟膏,預防臀紅

(7)記錄大小便次數及性狀,24h內無尿者,應多喂水,36h無大便者,應檢查有無腸道畸形,若無畸形,可用溫生理鹽水灌腸並應報告醫師

(8)執行母乳餵養知識的宣教,並指導協助母親哺乳,鼓勵按需哺乳,頻繁吸吮,刺激乳汁分泌,母乳不足者,酌情予以補充。

(9)出生後24h-48h內,體溫正常,一般情況好的,可作卡介苗接種。

(10)出院時全面體檢,覈對出生證與嬰兒手圈、胸牌上的牀號、姓名、性別,確實無誤後,方能更衣交給產婦並交代嬰兒情況及注意事項。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